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下午就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时强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需要不断增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抓紧抓实作风建设的关键界限、重点群体、制度机制等着力点,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切实明晰作风建设的关键界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个别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摆正公私关系、模糊公私界限。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公私不分、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必然导致这样那样的思想行为出轨越界,就会偏离党的正确政治方向,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历史和现实证明,摆不正公私关系、分不清公私界限,以个人之“私”侵害党和国家之“公”,任由私心、私欲、私利膨胀,就会滋生不良风气、导致腐败问题。我们抓作风建设,就要把“公”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时处处以“公私”二字为标尺,检验作风、校准偏差,始终坚守公私分明的基本操守,努力追求公而忘私的崇高境界,用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持续聚焦作风建设的重点群体。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在作风建设方面,领导干部带好头是无声的示范。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领导干部肩负着“引领”和“指导”双重责任,既是“风向标”更是“领头雁”。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就会严重影响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我们抓作风建设,就要把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摆进去,坚持紧盯领导干部作风养成,坚决筑牢领导干部作风的堤坝,不仅要让优良作风成为领导干部的鲜明标识,更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上当模范、作表率的重要作用,着力形成“头雁高飞群雁随”的榜样效应,引领带动整个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向上向好。
不断完善作风建设的制度机制。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当前,“四风”问题依然严峻复杂,一旦放松警惕,有了“歇歇脚”“喘口气”的心态,作风问题不仅会反弹回潮、死灰复燃,还会隐形变异、翻新升级。我们抓作风建设,要充分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进一步提升作风建设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准确识别“四风”问题的新表现新形式,经常念“紧箍咒”更要长期念“紧箍咒”,除“病灶”、找“病因”更要挖“病根”,在集中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从体制机制上铲除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在抓经常、管长远、固根本中确保作风建设“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组织部杨鑫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