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阳 | 九九重阳节,浓浓亲友情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日、“踏秋”,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唐朝时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古人的登高诗大多就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其中杜甫的《登高》就是写重阳的名篇。


赏菊

      重阳节在秋季,这个时间段正是菊花盛开之时,在文人墨客的习惯里重阳节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为时尚。


插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九是逢凶日,多灾多难。而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所以在重阳节人们都配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敬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节 的另一个称号是 老人节。

  也许这个重阳节,你就在父母身边,也许你和他们远隔千里,每当重阳将近,对父母和家乡的思绪总会在空气中越酿越浓。作为刚离开父母,来到苏州的苏农人,除了思念,除了祝福,也许我们应该懂得更多。

  一个问候,一个电话,都是我们 力所能及 的。简单的一句嘘寒问暖,将可能幻化为无尽的温暖,在你父母的心中涌动。


行动起来吧

一个电话,一句我爱你

告诉父母你对他们的爱

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