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可以学习,那么我很乐意去努力。
这次学习,我是从马斯洛的《动机和人格》开始的——“我们对食物、安全、爱情和尊重的需要越强烈,越会对包括自己和他人在内的人和事区别对待。”
我需要他,所以我爱他,而这被弗罗姆称作“不成熟的、幼稚的爱”。
紧接着,我去看了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若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伴侣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安全感、存在感,这些都能且只能是自己给自己建立起来的,而且这种性格的形成跟孩堤时代的生活密切相关。我意外发现自己也许是个共依存者。这在弗罗姆笔下被表达为“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于是,我又去找来了苏珊·福沃德的三部曲,大概知道了怎么去解决我的困扰,让自己的爱变得更加理智、美好——“健康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权利平等的基础上的,还需要关照对方的情绪和需要,以及欣赏对方身上的特点和品质。”弗罗姆归纳了爱的三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而我并没有去好好做到这些,哪怕只看其中一个。
在依次阅读了上面五本书后,我相信了爱是一门学问,拿到弗罗姆的《爱的艺术》之后,又后知后觉地发现远不止如此——爱是艺术。
弗罗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这点在疏离很明显就能被感受到,但他对两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弗罗姆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大多以批判讨论为主,他认为弗洛伊德的极端父权思想使得他的理论过于偏激狭隘,且并未深刻理解性与爱的关系。与此相反,弗罗姆对马克思的思想以引用为主,最为赞同的一段话是“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童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去换取信任。”这与弗罗姆的重视爱中的“给”这一思想不谋而合——“在爱情上,给意味着得,但得的先决条件是给我认不把对方看做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亲密关系。”他们都主张修炼爱的能力并且热情地去爱,而不是等着被爱。
我一直以来犯的错误就在于把对方当成是一个急需要我帮助的对象,帮他们走出忧郁自闭从而面对新鲜的生活,这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中一直存在的想法,这个想法终于被判定为是有问题的。但是。出问题的一方不是他们,而是急需要通过被他们需要来借此获得存在感、安全感、成就感的我。
爱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尊重”,而尊重的前提就是爱的双方平等,在这个基础上,我“才能去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我作为共依存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我以为我很喜欢他,但事实上我喜欢的只不过是我幻想出来的“唯一完美的对象”,而被我爱的人的悲剧性就在于他从始至终都在努力成为我想要的样子。
其实,两个人相遇的时候,双方都已经足够好了,不然怎么会相互吸引呢,而双方“应该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展,不是服务于别人”。这个互相欣赏的状态,只有当我自己达到成熟,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即不去控制和利用他人时,尊重对方才成为可能。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草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还不够美好浪漫吗?
我最喜欢的是弗鲁姆对爱的描述,他说:“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人的能力。”
“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以偶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在这三句话里面,我最喜欢第三句,大概因为这是一种积极生活的体现,我因为爱你所以爱上了全世界、爱上了生活——一种多么美好、温柔的状态。反过来讲,我因为有你喜欢,所以感到万分幸福,于是爱上了所有人,也一样让人心动。“爱他人如同爱己”这句在《圣经》中的话,因为双方彼此相爱而得以实现,爱给了爱的双方活力和生命,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
这就是我期望的爱情。
李银河在《最喜人间无法归类之物》中提到:“人的感情其实是相通的,在人际关系中亦有无法归类的关系,既非亲情,亦非友情,亦非爱情,既像亲情,又像友情,又像爱情,介于三者之间,无法严格界定。”而苏珊·福沃德也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强调了原生家庭在每个人之后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的强大作用。
当然,《爱的艺术》也没有仅仅局限于爱情,弗罗姆在爱情的理论中提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也将“爱的对象”分为博爱、母爱、性爱、自爱与神爱这五个部分来讲,在形成爱的性格的原因里还提到所在文明的社会结构以及这一社会结构产生的精神也会影响爱情的发展。
不过,我难以理解弗罗姆把“拥有爱的能力”的前提归结到“信仰”上,认为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而信仰是全部人格的一个性格特点。在我看来,他好像过度得把爱提升到脱离现实生活的位置上,认为爱这种情感与一个人追求的信仰是同样的,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爱的能力,这近乎是人的本能,而信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而这也不是必须要有的东西,信仰就像哲学一样是一盏明灯,会引领人走向光明、过得更好,但没有了它们生活一样会继续,而没有了爱……所以,爱应该是更基础的、更普遍的情感,而信仰只存在于少数人的生活中——信仰不应该作为爱的先决条件。
巧合的是关于爱的先决条件这一点上,以上那些书目的作者和弗罗姆倒都指向同一个地方,那就是“成熟的个体”。只有长时间关注自己,深切地了解自己后,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的同时为自己安全感,毫不怀疑自己的存在,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且有去爱的生命活力。也就是说,只有一个足够成熟的个体才有能量去经营一段成熟的感情。
那首先,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认识你自己”,然后是其延伸含义“认识别人”,这都要求我们沉静下来,不紧不慢地按照自己的步调走。
所以,不要着急去爱,也不要埋怨不被爱,做好自己该做的,成为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在这之后,一切都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