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会把国内外电商界面的设计差异归因于文化差异,但具体是怎样我并没有想清楚。这段时间偶然发现一种可能的解释。
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学科叫 Cultural Neuroscience(维基百科链接),直译过来就是“文化神经科学”。这个学科研究的是文化观念与大脑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在 2005 年的一项研究中,一位叫 Hannah Faye Chua 的科学家和他的团队把一些图片分别拿给西方人和东亚人看,然后做眼动记录和记忆测试。结果表明,西方人尤其关注图片中的单个物体,而东亚人对物体、环境和背景的关注相对比较均衡。Chua 他们觉得是因为东亚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和集体,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所以西方人自小学会了关注中心物体。(研究报告链接)
后来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非常相似。比如 News Week 上这篇专栏文章 HOW DIFFERENT CULTURES SHAPE THE BRAIN 提到的:
当面对复杂繁乱的场景时,亚裔美国人和非亚裔美国人会用到不同的大脑活动区域。亚裔美国人的大脑活动主要集中在处理图形和背景间关系(即整体内容)的区域,而非亚裔美国人的大脑活动主要集中在识别物体的区域。
如果把这个结论迁移到用户界面设计领域来,就是东亚人比西方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复杂界面——面对复杂界面,东亚人首先会囫囵吞枣地吸收整体的信息再作挑选,而西方人在“囫囵吞枣“这一步比较吃力。同一个页面在西方人看来眼花缭乱,拿给东亚人看,他可能觉得这是琳琅满目。
所以,并不是欧美的设计师追求简洁(设计品味在商业价值面前往往需要让步),而是如果界面信息不够简明的话,欧美的用户会有沉重的认知负担和糟糕的使用体验。
而在遥远的东方就不存在那样的问题。勤劳淳朴的东亚人们擅长在满屏的千红万紫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鼠标轻轻一点,谈笑间又去到另一屏的万紫千红。既然用户能接受界面再丰富一些,那么崇尚数据的电商产品自然也就不会浪费一丁点页面空间。
要注意,这里说的是“东亚人”。所以不只是在中国,即使是在日本和韩国,面向大众的产品(例如日本最大的电商产品乐天市场,韩国的 Naver)的界面也同样复杂,虽然日本的平面设计水准是世界一流……
因此,设计大众产品的时候,尤其是电商产品,你可能需要设计两套迥然不同的方案,才能兼顾东亚和西方两个地区的用户。比如,亚马逊终于想通了,在它支持的 13 个国家里,你会发现中国版的界面设计是最与众不同的。
不知道在欧美的某个办公室里会不会有这么一段对话:
“嘿,老伙计。你觉得我这个界面怎么样?”
“噢,我的上帝。乔治,这真是一个非常凌乱的界面。我敢打赌,连亚洲人都受不了!”
延伸阅读:
1. Quora:Why are Chinese websites and software interfaces always complicated...
2. 一位曾在河南住过 2 年的歪国友人写的分析,他提到了类似的观点 Easterners acquire data first and indulge in it later:Why Is Chinese Web Design So B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