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还记得那个“诈病赚曹爽”继而发动“高平陵之变”的仲达公否?没错就是三国时那个大名鼎鼎的司马懿先生。
很多人对这个司马一家,充满了不屑与鄙夷,毕竟是以“那样的方式”取得了天下,竟连后世的宋太祖也比不过,再比较两家后世子孙的所作所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司马仲达先生少时颇负盛名,遂引得颇有爱才之名的曹操的“垂涎”,没成想心气极高的仲达先生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宦官”之子的曹阿瞒。托病为由驳了曹阿瞒先生的面子,这大概是这位司马仲达先生第一次“装病”吧,曹操何等样人,自然是不信,便派人夜探司马宅,这么一来二去,司马仲达先生受不了了,遂从了曹阿瞒先生。
就这样司马仲达先生成了曹阿瞒先生的“秘书”,后来本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态,司马仲达先生不再做“无谓的反抗”积极地为曹阿瞒先生出谋划策,几经数年,倒也颇受重用。大概男人之间也会有所谓的“七年之痒”的缘故吧,曹阿瞒先生突然发现身边这位司马仲达先生有“鹰视狼顾”之相,恰巧自己也做了一个“三马共食一槽”的怪梦,遂对其起了“杀心”。
司马仲达先生也是个伶俐人儿,自然对此也有所察觉,加之他素来久闻曹阿瞒先生的多疑性格,本就做起事来谨小慎微,如今不料还是犯了忌,可如今他已是砧板上的肉,走是走不了了,只得静观其变。所幸这位司马先生还为自己留了条后路,他素来与世子曹丕交厚,这次果真是曹丕先生在阿瞒先生面前说了好话,曹阿瞒先生才决定,先放过他,看看再说。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福不后福的,司马仲达先生是顾不得了,眼下最重要的是“装孙子”,谁料这一“装”就“装”了几十年,而且数曹阿瞒先生这一段“装”的最累。
时间过得好快啊!到了公元220年曹阿瞒先生终于一命呜呼了,他的儿子曹丕先生继承了大位,司马仲达先生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的确在曹丕先生在位期间,司马仲达先生得到了一定的重用,“装孙子”也“装”得最轻松,可“有其父必有其子”连亲兄弟都不放过的曹丕先生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孙子”还得一如既往的“装”下去。
很快到了公元226年,曹丕先生这盏“不省油的灯”也被司马仲达先生熬没“油”了,不过熬死了曹丕先生不说他还熬得了一个辅政大臣的名号,不过曹丕先生不愧是曹丕先生,毕竟还留了一手,令他与大将军曹真、大将军陈群、大将军曹休共同辅政。
就这样曹丕先生的儿子曹叡粉墨登场,司马仲达先生原想这已是曹家的第三代君王,自己现在已然是托孤重臣,境况会好点了吧,没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有能力的外族还是犯了曹氏宗族的忌讳,有事的时候仲达上,没事的时候就被他们架空一边儿凉快,幸亏仲达先生“装孙子”装惯了已是轻车熟路,把头一沉,继续“装”了起来。
也是奇了怪了,曹阿瞒先生家自曹丕先生起,大都享年不永,这不,公元239年曹叡先生也驾鹤西去了,年仅36岁,比他爹还少四岁,再看看咱们的仲达先生,似乎依旧精神矍铄。如法炮制,曹叡先生也给熬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司马仲达先生一个辅政大臣的名头,也同时安排了一位大臣与他共同辅政,那就是同属曹氏宗族的大将军曹爽,只不过这个人毕竟年轻了点儿!
人都说“事不过三”,司马仲达先生一连送走了曹家三代君王,自己也跟着“装”了三代“孙子”,似乎现在应该干点儿什么了,干点儿什么呢,司马仲达先生低头沉思着……
再来说说曹爽毕竟年轻气盛,受命托孤于明帝榻前官拜大将军,与一个年迈且是外人的老头儿司马懿同受辅政之职,一想到这里心里多少就对司马仲达先生不以为然起来。只是开始碍于情面,明面上没有多少显露出来,但是经不起年深日久啊,司马仲达先生本就是一个异常机警的人,这么多年的“缩头乌龟”生涯更是练就了他非常的“忍术”,于是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装病生涯”,只是这次的司马仲达先生似乎与往日的不同,他好像在谋划着什么……
这次的司马仲达先生很幸运,他的对手是那个“脑满肠肥”的大将军曹爽而非昔日的曹阿瞒先生。不久,就传来了曹爽“伏诛”的消息,至此司马氏一族渐渐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昔日的“阿瞒”又回来了只不过不叫“曹阿瞒”了,改叫“司马阿瞒”了。
司马氏的成功得益于司马懿本人的成功,而司马懿本人的成功又得益于他的“长寿”,他成功的“熬死了”所有有能力威胁他的对手,当然说这些并不是否认司马懿及其儿子们本身的能力,可是如果曹魏前几代君王不早死的话,司马懿父子是没有机会夺得曹魏大权这点儿是相当可以肯定的,所以说司马懿的成功在于其长寿并不为过。
司马仲达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纵使你的对手再强大,有上天入地、呼风唤雨之能,也躲不过生老病死的“造化”,如果你能天天健身、注意保养身体做到以近天年,或许会赢在终点也未可知,大多数时候笑到最后才是最大的赢家不是吗?成王败寇,自古皆然,虽然司马氏得位可谓不正,可站在现实的角度毕竟功成了,如果后续治国有术,善待黎民,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惜其后世子孙一塌糊涂,当然了这是后话。
注:本文出自本人头条号:多多爱吃鱼哟,系本人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