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时候错过了的呢?

当进行认证试讲的我结束了演讲,欠身说了声谢谢,抬起身来的我从评委的表情与目光中看到了认可与赞许,虽然他们只是随机抽取一个章节让我试讲。

所有的努力从来不会白费,不枉我前一阶段每天查资料作培训PPT的辛苦。

回程的路上有几分自许,却也有几分惆怅。

我天生应该从事教师的职业啊,层层递进的逻辑性资料和轻松互动式的演讲难道不正是一个教师的特征?注重引导和探究式的传授与不急不燥的培训方式难道不正适合求知若渴的青春少年?

可命运在哪里转了拐,竟让我和教师职业擦肩而过?明明初中的我站在外婆家门前下的大柳树下时,半是决心半是期待地希望未来成为一名教师。可在高考的升学志愿表填写阶段,我竟屡次谢绝班主任让我考师大的建议。

命运为什么会在高中转了拐?年近退休的我想不出所以然来。为什么当时一定要奔着理工科的高校作为志愿?

倘若一定要有所追溯,一定是高二时那位数学老师对我发现函数平移规律的嘉许,其实那只不过是后来的数学知识点而已,可它激起我的少年雄心,展望未来的我期望自己某天能因一条“某氏定理”而扬名青史;又或者是高三那位讲述元素周期表的化学老师,在他那有点错齿的口中,各个元素好像都有了个性,脾气活跃的与脾气惰性的;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也有点让我想入非非,觉得自己某天也许能为元素周期表家族再添上一员,一个我发现的某某新元素。

两位老师都激起了青少年的我对理工科的兴趣,我富于幻想的气质忽视了野心原该有天才的才能才堪以匹配。

或许命运就是从那里转了个拐。

真是受两位老师的影响我才改变成为教师的初衷吗?我不敢做出肯定的答案。又或许是孩子王的辛苦让我望而却步,又或许当年教师并没有优越性的收入让我转变方向。

倘若我的父母能精于世路的计算,必然会为我的未来职业方向进行一番指点。可他们都是眼睛中只有柴米油盐的人,我的父亲更是秉持“牛大自耕田”的自然哲学,以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方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并不抱怨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的血液流传到我身上,今日的我对我孩子好像如出一辙。

高考一考定终身。

回首探究原因不过是出于对自己的审视,错过了的终究是错过了。

选择理工科的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此生非但与“某氏定律”或“某氏元素”无缘,事实证明毕业后连大学中的高等数学都几乎从未用到,更别说投身的企业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浮浮沉沉,泥石流裹挟中的我也不得不跟随着浮浮沉沉。

再回首,终究是错过了职业错过了路。

既然错过,只能按另一个方向步行人生。

既然错过,也只能在另一个方向的路上欣赏风景,路边绝不会有牡丹国色,也不会有郁金香妖娆,但还多少有些许油菜花,或其他的花花草草安慰胸怀。

我遗憾错过但并不难过,因为任何一种选择也许都有另一种遗憾!

既然路无法重头再走,我宁愿,珍惜现有的此刻,将遗憾埋入心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