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具体从多久开始,B站上面经常会有各种”从***岁到结婚“”和初中同桌结婚是什么样的体验“之类主题的视频,大概就是讲从少年时期一直谈恋爱到结婚。现在中学的学弟学妹们,也是各种骚操作让人眼花缭乱。我不禁想,难道现在的家长们和学校老师们是已经如此的开明了吗?遥想当年,我自己跟女朋友在15岁在一起的时候,想要正大光明的在长辈们面前说自己谈恋爱了是不可能的,即使我现在大学快毕业了,跟我爸说起以前的”早恋“问题的时候,他依然是对我中学时期的恋爱表示不赞同………所以就想做一个关于早恋主题的视频,提炼一下我这些年的早恋生涯中,跟老师父母各种斗智斗勇的过程所产生的思考。
开始之前想先问一下大家在中学时期都谈过恋爱吗?
我跟小刀大概是初三的时候在一起的,到现在有7年。说起来我第一次对一个女生有好感还是在6年级的时候,当然那都是遥远的故事了。
到底什么是早恋,在知网和谷歌学术查阅了相关论文之后,早恋的定义大概就是:当代中国的本土概念,发生在生活、经济尚未独立,同时距法定结婚年龄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少年群体里的恋爱行为。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比较准确的,也就是没有一个具体时间段的。其实,许多人对于早恋定义的分水岭就是高考,高考之前叫早恋,高考后就不是了,但事实上,18岁半又能比18岁成长多少呢?可以确定的是,只有中国有明确的“早恋”这个说法,并且有研究这个课题的论文。这个说法最早的一篇文章是在1980年提出的,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杜绝早恋行为更多的原因还是那时候对于女性的性别管束。在80年的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那时候对于“早恋”的看法就是“行为不正”、“流氓作风”。到2000年以后,社会开始广泛关注这个问题,并成为一种现象,关于“早恋”的论文也开始多起来。直到现在也没有减少。
总结这些观点,反对中学生恋爱无非三个方面原因:成绩、健康、以及例如“对青少年心智发育的轻视”这种泛第三类原因,这第三类原因可能有点抽象,说白了就像是家长说你“小孩子懂什么是爱情吗?”“早恋行为不正”这种迷之原因,被第三类原因困扰的同学请把真实打在公屏上。
首先说成绩,中国的高考制度下,高考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其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这就导致家长和学校都是以高考为目标在管束我们,普遍观点是早恋会让成绩变差。但其实成绩有没有变差和早不早恋根本没有必然联系,早恋是可能影响成绩的,但是早恋和成绩的之间联系却不是必然的。成绩好不好是一个人自身能不能认识到成绩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自发地追求好成绩。我们知道很多学霸上大学之后一蹶不振的例子,那这些人是因为所谓的“早恋”吗?对于中学生而言,即使不早恋,他也可能去打游戏、追剧、看小说……这些都是一个度的问题,这里同样给游戏正名。所以更广的一个命题是,爱情和事业的关系,“早恋”就是中学生的爱情,学习成绩就是中学生的事业,爱情和事业本身的协调难度大,但是这不代表爱情是错的。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想要发展得好,至少从12岁到40岁都算是“事业上升期”,中学时期打基础,大学研究生博士时期积累底蕴,毕业后进社会拼搏,这些时期都是关键时期,家长不正确地引导孩子协调爱情和自己的事业的关系,那大家最好是等到40岁以后再谈恋爱了(极端比喻)。所以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在棒打鸳鸯上面,不如花大量时间培养学生的梦想,毕竟有了自己的追求才会自发地拒绝各种诱惑,以我自己为例子,我的高中班主任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我知道了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然后开始努力学习,那时候我跟我女朋友在学校就楼上楼下,但是我们约法三章,一个星期就见三次,而且每次时间基本都不超过40分钟。虽然有时候会因为吵架耽误时间影响心情,但说实在的,在我谈恋爱的时间里,我的同学大概要么在吃饭要么在做其他事情,很少有在学习的,因为我们见面和交流的时间本就是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
再说说健康问题,分成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爱”“自信”“自立”,这是从小形成的,只要从小就在家庭关怀爱护下长大,碰到”早恋“时家长只需要适当引导,都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其实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早恋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这是我们第一次获得如此复杂的情感,包括但不限于:喜欢、爱、思念、嫉妒、恨……在恋爱中正确地处理好这些情绪,能使得我们的心智迅速地成长,更早地摆脱懵懂阶段,毕竟鲁迅曾经说过:”女人是男人成长的催化剂“,鲁迅还说”所以男人也可以是女人成长的催化剂“。至于生理健康,我觉得关于性是什么,现在大多数中学生都是知道一些的,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这个非常重要。其实学校是教育的第一阵地,中学时期的身体没发育完全,确实不适合发生性关系,但现在不缺少预防教育,缺少的是”演习“教育,说白了,老师家长都在该诉你一定不能去偷尝禁果,但是万一,万一真的那么一天发生了呢?我们也得知道怎么安全地发生。在这里我只说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TM的安全!所以从预防,到”演习“的教育一整套应该完善。家长和学校不教,中学生自己应该了解。上B站吧,同学,众所周知,B站是个学习网站。真正说起来,在广大的早恋人群中,出现心理和生理问题的也是少数人群,只是因为恶劣,所以受到极大的关注。究其根本难道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与早恋何干?
以上是为什么早恋是学校和家长重点打击对象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我觉得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育问题而不是”早恋“本身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说一说早恋本身和其他年龄阶段爱情的不同特性。这里不扯那些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里面的各种属于,就说每个早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
第一点,也是最明显的一点:从恋爱到结婚,需要跨越漫长的时间。以我和我女朋友为例,我们15岁正式谈恋爱,如果28、9结婚,从恋爱到结婚,时间跨度14年。在漫长的时间线上,我们需要经历几个重大时间节点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确定工作城市。毕业季是分手季节,然而我们要面临整整四个分手季,且一个比一个严峻而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可能感到厌倦、失去吸引力,异地恋的可能性也飙升,异地恋有多不容易,这里不想多说了,都是泪。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面临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期间考验的是双方感情的深厚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理解的能力……从这点上来看,早恋的成功率就大大地低于其他时期的恋爱。但相应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坚持了下来,收获的是一起长大的经历,彼此的了解程度和其他时期的恋爱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点是纯粹性,早恋是不可能考虑什么房子车子家庭贫富这些的,甚至你的房子车子都是和你的早恋对象一起挣到的,所以早恋的喜欢就是喜欢,纯粹的喜欢,或许后来慢慢地也会有生活物质上的羁绊,但是这种纯粹的喜欢是不会消失的,大概率也是会更加深厚的。
第三点是三观不确定性,在我跟小刀15岁谈恋爱的时候,彼此都还不成熟,三观不定,所以彼此的观念对对方的影响都很大,都说恋爱中不要期盼对方改变,但早恋可能是个例外,因为这时候人格三观还在成型,谈不上改变,所以说养成系女友,从小开始,你值得拥有!事实上,养成有风险,毕竟很多家长从小培养孩子都不一定能成为自己想像中的样子,养成女友更是有风险且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这意味着假如你想爱情事业双丰收,你就只能牺牲自己其他的娱乐时间,别人LOL的时候,你得养成女友,别人打球的时候,你得养成女友,别人睡觉的时候,你还在养成女友~
最后双方同龄勉强能算一个特点,相差上下浮动1岁,这使得你们不会有什么代沟,但是可能会造成一些隐性压力,比如女生最佳的生育年龄是30岁以前,但是男生初入职场的24——30这个区间,基本是物质条件还不是很好,emm……大家懂了吧。当然好处是你们身体都健康的话,不用担心因为年龄差距大,最后老的时候某一方先走掉~
视频的最后,我想给现在还在读中学的学弟学妹们一个维护自身”早恋“权利的武器——理性地思考。你需要想清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谈恋爱,谈恋爱对自己的影响会不会很大,你喜欢的那个人到底值不值得你喜欢,如何让恋爱不影响自己的学业,不影响自己和其他朋友的人际关系……归根结底,你的父母是希望你好,当你用事实证明,谈恋爱没有让你变”坏“的时候,他们也会更加容易接受,当你跟他们沟通的时候,你理性分析了各种问题,你的理性也会打动他们,使你获得平等沟通的权利。至于学校方面,低调一点,在公共场合做不雅动作本来就是不对的,做到了这一点,谁又能拿你怎么样呢。
感谢接受我采访的朋友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希望各位早恋的同学都能爱情事业双丰收~
拒绝中国式禁早恋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是一棵大树,就不要迷恋一棵小草,如果哪个男生这个时候给你小纸条,你就回他四个字“老娘没空”。 这是湖北仙桃的一所...
- 导致了适婚年龄的成年人,经营感情的方法比中学生高明不了多少,并且他们在中二时期形成的各种脾性 ,由于没了关卡的磨砺...
- 如何面对早恋中的孩子 我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曾经看过一个国内著名心理学者曾奇峰和德国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者赫尔曼....
- 到了一定年龄,遇见怦然心动的人,萌生想要恋爱的心情,是正常生物都具备的天然属性,相信你我都曾有过。但偏偏有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