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

证券行业,中长期受益于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短期的存量博弈导致竞争加剧,业务模式转型带来规模和业绩的双重压力。

1.行业继续分化,集中度持续提升,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大型券商在资本规模,业务能力,转型布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中小券商则在特色业务上寻求发展路径(互联网经纪商,特色化投行,资管自营等)在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

2.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加估值溢价,包括零售业务逐步向财富管理为代表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转型,资管业务转型主动管理等

3.政策红利推动行业继续稳健发展,我国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国企改革持续推进,金融业双向开放步伐加快,券商有望加快转型发展,进一步拓展承销保荐,并购重组,跨境业务等业务空间


证券行业的市场面

1.需要关心的业务核心指标

经纪:日均交易量,市场份额,佣金费率

投行:市场融资总额,公司市场份额,承销费率

资管/基金业务:资产管理规模,费用率

资本中介:市场规模,公司份额,借贷利率

自营:自营规模,股市和债市投资收益率

股权投资:投资规模,投资周期,投资收益率

PB:市场份额,佣金费率


证券行业的基本面

传统业务:经纪,自营,资管,投行积极转型,寻求多元盈利源(传统业务在积极转型)

创新业务:探索新业务机会:直接投资,衍生品,股票和债券的预约式回购,高收益债和场外期权


证券行业的传统业务在积极转型

1.券商的传统业务模式从单一的投融业务走向投融资,资本中介,资本投资等完整的业务线

2.传统业务的盈利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从佣金费用走向利差收入,投资收益,管理费等多元盈利的方式


券商行业的选股三要素:价值+估值+市值

价值:价值基本面取决于基因,价值成长性取决于行业,价值深度性取决于市场

估值:传统业务用PE为主,创新业务用PB为主

市值:行业市值看排名,自身市值看瓶颈


证券四大基本业务:

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

经纪业务是证券最传统的主营业务,但这两年,因为佣金率和交易量的下滑,券商的佣金收入越来越少了。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从2011年到2018年,国内券商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纪业务的占比从70%下滑到了25%。

融资融券也属于经纪业务。以前券商在融资业务上赚了不少钱,但这个业务也给券商带来了一些风险,比如当股票价格下跌之后,融资业务就会产生一些坏账。

所以总体来说,券商的经纪业务未来的看点并不多。


券商的自营业务现在已经超越经纪业务,成为券商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自营业务靠天吃饭,行情好的时候可以多赚一点,行情差的时候就少赚一点。不过随着A股市场越来越机构化,券商的自营业务会越来越好。

投行业务,对于券商的收入贡献目前维持在15%左右,并不多。而且现在行业里,投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几家巨头那里。新证券法强调了“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度”,所以后面几年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会越来越多,蛋糕的话也会越做越大。

资管业务,券商的资管业务各不相同。业内做的最好是东方证券的资管业务,不过现在它的老总也出来自己做了。资管业务的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面临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激励竞争。


注册制及新证券法的修订

我们国家的《证券法》是在1998年制定,至今经历了三次修正(2004年,2013年和2014年)和两次修订(2005年和最新的这次2019年)

如果大家留意这些年份的话,会发现证券法的修正或修订的时间,都处在资本市场估值比较低的时间段。

比如2004年和2005年的时候,我记得A股的中位数估值在20倍左右,2013年和2014年的时候,估值的中位数也是20倍。就算2019年已经涨了不少,中位数的估值倍数也不高。

而且进一步观察的话,修正或修订之后,都迎来了一轮比较大的牛市。

也许这是一种巧合,但每次证券法的修正或修订,背后体现的是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现在经济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时候,提升直接融资占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019年7月,科创板正式上市,回头看是给新证券法的出台进行铺路。注册制给各大券商带来了挑战和改革,主要有3个方面:

1.对券商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的投行业务里,券商扮演的大多是通道的角色,现在注册制需要券商有真本事,比如价值发现和定价能力,撮合交易能力,投资能力以及销售能力。

2.赋予券商更大的定价权与话语权。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券商或投行的地位相对是比较低的。因为券商做的都是低附加值,低收益的业务;现在注册制采用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就加大了券商在资本市场的定价权。

3.冒出来更多综合性大投行及专业性精品投行。现在国内各家券商的业务结构非常相近,同质化很高,注册制将促使了各家券商进行差异化定位,有所侧重地发展自己的业务。


首先,大券商在创新业务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其次,大券商的并购重组和投行业务非常有优势。

比如科创板的IPO项目保荐格局由“三中一华”包揽,中信证券,中信建设,中金公司和华泰证券联合这四家头部券商承揽了40%的项目。

再比如沪深300股指期权的主做市商也都是头部券商。并且,相信未来政策方向肯定还会是向头部券商倾斜的。

最后,大券商还有一个抗周期的属性,在底部的时候,小券商都活不下去了,大券商还能再撑一撑

大券商里,中信证券在2002年上市以后兼并收购了一些券商,然后营业部迅速铺开,因为那时候营业部还没有完全放开网点,所以中信那时候扩张很迅猛,直接从当时一个中等券商迅速发展成行业龙头。

在这么多年里,中信证券做的最好的就是战略,各个行业发展比较均衡,在内部管理上也是比较到位,没有产生过大的风险。

中金公司在香港上市。中金的研究做得很好,经纪业务这块做得比较强。

海通证券,是上海本地的全国性大券商,各方面管理比较到位,业务发展也一直比较均衡。

东方财富,虽然东财在券商里属于比较小的公司,但未来的发展可期。东财的未来发展可能会对标国外的IB(盈透证券),如果互联网券商这条走得通的话,是相当有特色的。

券商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比较大的分化,行业内部也会产生一些细分,每个券商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领域里做的又专又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为一个金融专业的未来从业者,职业发展和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巧碰上严监管的年份,之前“金光闪闪”、大家趋之若鹜的...
    tianyaohao阅读 1,664评论 0 3
  • 最开始听到15公里,心里便开始犯嘀咕,却没想到,自己真的坚持下来了 在文章中看到过很多,类似于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我是于小莫阅读 2,047评论 0 0
  • The best time to plant a tree is 20 years ago. The second...
    会跳舞的瑜小姐阅读 1,410评论 0 0
  • 柳传志说能人分三种,自己能成事,能带一帮人成事,然后就是一眼看到底。对于一件事,马化腾脑袋里出现的不是片段,而是能...
    一直在途中阅读 2,271评论 0 0
  • -前面- 就在之前不久,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找到我,“嗨,郁梁,帮我写点东西吧!” “只要不是写商业计划书或是帮人改...
    郁梁阅读 3,093评论 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