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始的地方

       周末本无事,想着虽然已来到现居处近三个月,但此处方圆2km以外的地方还未曾探索过。于是择日不如撞日,出门信马由缰,没有目标,随意走走,走到哪里就是哪里,不知不觉,来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思绪翩迁,想到已是九月中旬,五年前的这个时间段,从北国独自一人,带着行李只身来到了这所陌生的城市。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当时的心情仍然仿佛是昨天:既忐忑,又兴奋,既惶恐,又期待。

那是2017年的九月

....

....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旅途,到达北京,从火车站出站后,很快又进入地铁站,再经过几次换乘,终于到了目的车站——回龙观东大街站,一个很不起眼,但是早高峰巨拥挤的地铁站

回龙观东大街站

现在地铁站周围的共享单车已经都是小蓝了,那一年还是ofo的小黄。提到小黄不得不说的就是坑了无数打工人的押金退款。

当时我刚来北京,也开通了ofo,交了200押金。最初ofo的确好用,优惠券很多,可惜很快优惠券就没有了。后来因为收入微薄,钱不够花,就把押金退了,谁成想自己还侥幸成了幸运退到押金的一批人。


回龙观东大街站B口

 几年前的地铁周边还有很多小吃商铺,远不是现在这般萧条凄凉的样子。

还记得有一对河南夫妇开的肉夹馍+烤冷面摊。有段时间早晨上班每天都来一个肉夹馍,一份豆浆。味道很不错,还能给我多放一点青椒。

还有一家早晨卖包子,晚上卖烤肠,酱香土豆的店铺,烤肠没什么特色,但是酱香土豆挺赞,披星戴月的深夜里,确实带来一丝温暖,至少满足了肠胃。

还有几个卖煎饼果子的摊位,味道记不住了,只记得一个做的很好吃的大娘,据说光靠卖煎饼果子,月入2w+,着实羡慕过一阵子


经常吃的几家店

 在回龙观东大街附近住的那段日子里,周边大大小小的饭店算是吃全了,图中拼的几个店铺是还没倒闭,仍然营业,并且当年去的次数多的几家,除了焙多芬,那个稍后讲。

来北京之前很少吃羊蝎子,来北京之后有段时间,周周至少一顿羊蝎子,最后导致这么多年过去,也没有再想吃羊蝎子。但是“老诚一锅”在北京还算不错,有很多分店,南城北城都有,想要体验的建议点羊排,吃起来会比较爽

瓜娃子重庆火锅,比较传统的重庆风味,和其他家重庆火锅比起来,也没啥特色,都差不太多。不过在这家店里第一次吃到了像鸡蛋羹一样鲜嫩的鸭血(也不知道是不是真鸭血,毕竟这年头科技与狠活比较多)

巫山烤全鱼,传统烤鱼,麻辣的比较不错,店铺装修的很一般,但是饭口点人很多,都是现杀的新鲜活鱼。

还有一些已经倒闭的店铺,名字倒还记得几家:六婆串串香,赵家火锅,铁木真自助烧烤(这个倒闭了好,在北京就没吃过比他家更难吃的自助,那一次的经历甚至连回忆都不想),能记住名字的除了那个自助基本都是味道很好,食材新鲜的店,可惜一场疫情下来终究难以存活。

刚来北京的那段时间,整日胡吃海塞,能想起来的是回龙观东大街的一些店,还有很多西大街的店也去过,导致短短2个来月胖了二十多斤。往事不堪回首

最后说下焙多芬,我只在这家买过一次面包,是那种挺长条,可以用来防身的面包,别人家能不能防身我不知道,他家的绝对能,那硬度都能钉钉子。狗都不吃的玩意儿,人,还是得吃,买都买了总不能浪费,当时蘸着牛奶,泡软了吃掉的,真没想到这么坑的店,竟然还存活下来


在京第一个落脚点

佩服自己的记忆,时隔五年,再次回到居住过的小区,也再次找到曾经居住过大半年的单元。当时刚来北京,感谢友人提供落脚点,在找工作的那段灰暗时间里,不至于为落脚发愁。还记得我们是三个人整租一个有独立卫浴的主卧,那间房是三个卧室,外加两个隔断,算我们住了十几个人。

群租的人里面,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有着地中海发型,酷爱三更半夜炒韭菜鸡蛋的老男人(实际三十多岁应该,我们称呼他为老男人)。之所以印象深,就是此人曾经说过最狠的话,也挨过最毒的打(此处用了夸张)。

人多,是非就多,此人也的确称得上是非之人,挑刺,挑毛病,邋遢,脏乱,最主要的还嘴碎,在群里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挨过他喷(我没被喷,因为我没进群)。后来有一天终于一个大哥忍无可忍,两人过了几招,老男人被人压倒在地,心服口服认了怂,从此以后在群里只敢怒不敢言,现在想想,典型的欺软怕硬怂货。

前文提到两个多月胖了二十多斤,于是夜跑、跳绳、呼啦圈、健身板都招呼上了,但最后也没什么效果,还让自己脚后跟疼了半月有余。上图中停车场中间空地,曾经见证了我无数的汗水(总共也没多少,当然无数,不过现在减脂有点小成,总结一下还是得多动腿,管住嘴)

写到最后,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时语文老师的要求,文章结尾总要扣题。本文开头虽然看似矫情的回忆,实际到头来全是流水账,还起了个有B格的名字《梦开始的地方》。来北京是不是梦想不知道,但回龙观东大街的确是这些年自己从一个青涩的职场菜鸟成长到一个青涩的职场老鸟的最初地方。重游故地,也颇多感怀,想起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年月。

也许,我们对一个地方的怀念,并不是单纯怀念这个地方,而是怀念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以及共同创造这些故事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