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早上,我又收到朋友要我买保险的微信,这次我义正言辞,明确地拒绝了。
朋友是一个保险业务员,做保险行业很多年了,几乎身边周遭的朋友都向她买了,连带朋友的家人、宝宝,也都买了。我知道有一部分朋友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在她刚入行的时候,出于朋友的友谊支持,我也买了一份当时她推荐的险种。
其实,保险我不排斥,甚至还是支持的。但是朋友的推荐方式,却让我很反感。
虽然,朋友推荐的时候总是一再说这份保险的优势,也对比了其他公司,可我依然感受不到她的真诚。
第一,公司新推出险种,就广撒网的推荐,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
第二,我们已经买了一份了,而据我所知,有的朋友甚至买了两份。经济上也是有一定压力,不能因为你现在业务需要,让我们买单。第三,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不知道客户现拥有的保险,盲目推荐。比如,她今天推荐的险种是养老保险,而我已经有了一份。而这也让我怀疑她的专业性,即便她在她公司已经是很资深的员工。
第四,几乎没有的售后服务,想要得到解答的答案,却是敷衍了事。
因为这样,我与她产生了信任危机,怀疑她与我们的友情是否还如孩童时代的纯真,还是抱着不纯良的目的,打着友谊的旗号,利用我们。
如果,她真诚的坐下来与我们聊聊,真心为我们考虑,可以介绍一些保险知识,提高我们的保险意识。而她也能从聊天中,了解我们的真正需求以及财务状况,甚至是我们的保险意识。我们也不会有排斥的心理,对她能多一点了解,更能体会她的辛苦与不易。
2.
说到这,想到我另外一个做理财业务的朋友。
我在她那,办过信用卡,买过基金,买过保险,我还把她推荐给我另外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第一,她不厌其烦的介绍理财知识,讲解了很多她的理财经验。我的理财启蒙得益于她,知道了什么是基金,基金该如何买卖;也知道了理财的方式。
第二,帮我分析我的财务状况,跟我的自身情况,给出了她的理财建议,供我选择。
第三,我有问题,咨询她,她都会做出专业的解答,让我产生了信赖感。
正是因为感受到她的真诚,真心为客户着想,以及专业的态度,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要亲近、靠近她。更重要的是,她会直白的说,不要因为是朋友,就不好意思拒绝,选择你自己的需要,说出你的拒绝。
坦诚相待,直率交流,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为人。很多她的客户,最后都成为了她的好朋友。
培根曾说过:“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是精诚相见。”朋友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不是随意的口头承诺,也不是想要从对方身上的得到。
“重情义,守承诺”,是我能想到的,对朋友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