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人曲解了千年的“狼顾之相”司马懿

世人皆言司马懿“狼顾之相”,此面相之人心怀叵测,常有谋反之意。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因此我们研究历史,看待历史人物,必须认真研究其成长的轨迹。然后才能用严密的科学逻辑,结合历史史料,对于某一历史人物及事件,给出尽可能真实的还原。至于什么“震惊”、“吓尿”、“万万没想到”等等,未免有为搏眼球而哗众取宠之疑,更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这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美国有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将一对双胞胎分别交有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抚养,当他们成人后,不同家庭环境塑造了明显不同性格、不同阶级印记的两个人。现代心理学明确指出(“明确指出”表明是严禁可信的):人的在青少幼时期是一个人的性格及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它决定了绝大部分人一生的行为准则。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下世人眼中“狼顾之相”的司马懿,这位被误解了千年的天命奇才。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以上资料皆取自百科,有史实资料可查,其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司马懿出身河内名门,大家望族,世受汉朝恩典;上有三国最耀眼的“严父”司马防,平有兄弟被公举“司马八达”;少年时期便与当时著名“隐士胡昭”交好,更有胡昭为救友人司马懿,求于人的事迹。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的出生和成长所处的时代推测:出生统治阶级的士族,世代传承,本身即为优渥的统治阶级。没必要左右狼顾,时刻防备,甚至心怀不轨时时准备害人,也没理由胸怀帝志,长存吞并天下之心。熟知三国的朋友都知道,纵观司马懿一生,与曹操诸多相似——真想篡位自己有生之年就有能办到。退一步讲,身为被乡里厚誉的八达之一,饱学儒家经典的司马三观是否端正,一定逃不过养出八达的严父。史料记载司马防对待儿子很严格,即使儿子弱冠成人后,也要求“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家教极其严格。即便乃父爱而庇其子,总不可能得到一个有名隐士的交好与搭救吧?(详情请百度隐士胡昭救司马懿)

让我们再看看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其弟司马孚:司马懿之弟,自曹操时代起,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司马孚在“高平陵事变”之际,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为太宰,封安平王。晋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晋书》。“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寿,清徽至范,为晋宗英,子孙遵业,世笃其庆。”又赞曰:“安平立节,雅性贞亮。”

综上,司马家族的家风高洁,言司马懿“狼顾之相”,心怀叵测,常有谋反之意,这对饱学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文献出处早于汉朝,编订成名在宋朝)的司马懿无疑是最大的诬陷。

那么曹操相面司马懿为“狼顾之相”是错的么?

答案是没错,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但,狼顾是曹操所言的针对曹氏一脉的狼顾,而非司马懿本身是个狼子野心之人。很难理解么?其实一点也不难理解。

自秦朝书同文、车同轨,为华夏文明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限于时代的生产力,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及影响力始终有限,为改变这一矛盾,中央集权统治成为了整个封建时期的政治发展核心。汉朝四百年国祚均为世家大族所掌控、维持,士族阶级对地方的引导教育与治安维护,是整个汉朝稳定的基础,更是与皇权一致同属统治阶级。自西汉汉武帝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诸家融合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当时乃至后来整个封建王朝的主流思想。而司马懿的出身背景,注定了他是儒家思想的拥护者,也一定多多少少残留些许“汉家正统”的思想。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计掾。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时汉室式微,许昌、铜雀两政明争暗斗。司马懿心怀大志、明辨世事,知汉室无望,大抵是与诸葛亮一样名耕暗等的打算的。毕竟是互相引为知己的人。曹操三番两次征召司马懿,刘备三顾茅庐求孔明,而司马懿方设法逃避的坚决,看来曹操之与司马,非刘备之于孔明的知己,而更似徐庶之于曹操的愤恨——曹阿瞒,你个霸王硬上弓的“臭流氓”!

很明显的司马懿虽胸有大志,但并非栈恋权利之辈。其后期被反复重用与架空而淡然处能之,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畏惧,只得就职,(注:很不情愿)就职后曹操命司马懿与太子往来游处。而据《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这一段非常的突兀,司马懿在这段期间前后态度变化非常明显。我们知道曹洪在整个曹氏政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么一位大咖,司马懿竟然得罪着拒绝,转而迫不及待的去找曹操“效命”。效什么命呢?做了曹冲的老师。是曹操的特意安排?仰或是司马懿的请求?没有史实资料记载,小驴不能下定论。但司马的态度突兀转变,到后来令人遗憾的司马懿与曹冲的仅三天的师徒关系,司马懿以师长身份为仁爱神童的三年守灵,这一违背常理的行为举动..让人不得不猜测,与曹冲的相遇是司马懿态度转变的原因?

讨厌他的众位当然可以说司马懿是惺惺作态以搏上位,如果你看了小驴的分析后仍然、依然要这样下结论。(小驴既不是诸葛迷也更非司马迷,只就中立的态度尽可能探讨、还原历史)

东汉末年礼乐崩坏,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如此。其实查查正史资料,历史对司马懿的评价正面的还是多一些。当然别拿演义当历史,别拿野史当正史,也别拿正史当做历史的事实。这是一个真正学者、历史学家应该有的学习及认识的正确姿势。历史是提供给我们思考与学习的平台,不是谁真谁假,而是在讨论谁可能更真实中所得的经验。

司马懿是一位野心勃勃的谋逆家,还是一个胸有大才的无奈者?小驴私以为是后者。仲达之无奈:方到笄冠,天下诸侯兵伐。意闲野而待,怎敌曹操爱才强征。才遇明主,不料天道如此缘薄。

司马懿到底是不是个惺惺作态之人,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后来人都没资格下定论,三国那么多惊才绝艳的智者能看不出?能定论司马的,只有当时的他们。

于广饱的天地而言,智者与凡人都是一样的渺小。大概智者是比凡人更能在无奈中需找出路吧,也许。

回归正题,当司马懿成为曹冲的师傅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宣布了司马懿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曹操心中可没有立长不立幼的迂腐,不然也不会有曹操曾言欲曹冲接位的话,以及后来曹丕与曹植的接班人之争。司马懿的晋升已然是很明朗的了,前途的高低只跟自身才华有关,三年守灵是以退为进的假惺惺之说根本站不住脚;再者,如果司马懿那么在乎晋升,就不会犯曹操“若复盘桓,便收之”的威胁出来后才出山的低级错误。出山是无奈,转变是惊遇良主,转瞬即逝的缘分,是悲愤怅惘,悲伤又如何假惺惺?同时期魏国的智囊辣么多,政治风暴异常敏感的时期,有明确资料表明过哪个智者说过司马懿心怀异常么?

曹操: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司马懿三年守灵与其一开始不愿受曹操征召又次相对应了——静默以待。而曹操在痛失爱子的悲伤中,不失理智的给出了司马懿答复:现任命你为主薄,可以入幕府议事,其余...等你守完灵再说把。透露出的信息是你司马懿不用担心前途,位置给你留着的;另一层意思是,我用定你了,安心干吧,退出的想法还是断了吧亲,你想离开我是不可能的,要么活着是我的人,要么死做我的鬼。

刘备说知我者,孔明也。

司马懿要大概感慨,知我者,曹操也。司马明白若其执意离开,小命必然不保。加上曹冲的死有很多疑点,留下来站错队伍,后果也不堪设想。这也是后来司马懿始终谨慎多疑,保持低调的原因。

曹冲去世后,曹操一直有将位子传给曹植的想法,毕竟曹植的温善性情与曹冲相近。按说那么看重曹冲的司马懿也该会是选择与曹冲性格相近的曹植的,而我们都知道司马懿经过了观察最终选择了曹丕。司马懿的这种错位选择,开始使得了解司马性情及才华的曹操察觉到司马懿微妙的转变,因为猜不透,心中开始忌讳。这成了曹操抵触司马懿的开始,并提醒曹丕:司马懿是“有雄豪志”人(你本来不是他的主公人选,而他现在选择了你),我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左右相顾、谨慎多疑,小懿同志心思不纯洁),不像是能为我们曹家尽心臣子,他一定会干预我们的家事(接班人问题)。但最后我们知道曹丕的夺嫡之路是贾诩给出的主意。后来曹操亲自问司马懿接班人问题,司马懿左顾而言他的不直接表态,加上司马的为人低调、勤于职守,与曹丕关系亲密,使得曹操也仅仅是猜忌司马懿,没有鬼畜掉这位天命奇才。

最后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在那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被魏国一众俊杰看好的上佳青年,在人生的后期经历了哪些挫折与无奈,最终背叛了自己一生的儒家信仰,夺君篡位,成为“奸臣”与“狼顾”的毁誉。

纵括司马懿与曹丕、曹睿合作时期,我们知道两位精干的帝王一直有在制衡司马懿的在朝权利,帝王必要的驭人之术可以理解。而他们之间的君臣合作还算的上相得益彰。而要谈司马氏取代曹氏这一回合。其一,曹丕自作聪明,为大权独揽而自断曹氏手足,使得曹氏后期无人勤王;其二,在司马懿身边安插柏夫人动摇其家庭,使得司马炎无奈且郁闷在心;其三,也是最重要的诱因--“辅臣之争”,曹爽骄淫自大致使魏国国力衰退,人心涣散,任人唯亲,专擅朝政,视同为辅命大臣的司马懿为眼中钉,与处置而后快。若非司马懿紧退忍装,司马氏一族必受牵连;其四,待司马懿平除曹爽后,功高震主,而又经王凌叛乱,此劫随又平,而司马氏却已处上忌下危之境。故此,司马懿活着的时候有被猜忌、打压,多有机会篡权,而司马懿都恪守了君臣之道。而司马懿一去,其子孙为自保,便急不可耐的被曹氏“圣贤禅让”了。

一啄一饮、因果循环。曹氏后期的皇室相残才是曹氏大权旁落的主要原因。司马懿身为外臣,为情势所逼,一次次参与王座争斗,在权力中心斗争中退无可退,司马懿是人又不是神,能在不到而立之年就开始谋权篡位一说何其荒唐!事实不过是无奈随历史长河流动,迫不得已。人言司马懿狼子野心,以狼顾之相去相人岂不荒谬哉?谁又不是生而无奈,随波而流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