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2。
我20岁之前,我一直觉得人之初,性本善。突然有一天我和朋友聊起了一件关于人是否善良的事。
她说,我以为人之初,性本恶。
我惊讶,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里都这么说了。
她说,是律法戒律了每一个想犯罪的人,是道德戒律了每一个想越线的人。
我不知道这话对不对,但是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她接着说,当杀人放火不再受到律法制裁的时候,泄愤的人就会觉得这种泄愤的方式真是好到无懈可击。你可能会问,难道他们不会怜悯生命么,不会尊重生命么。那好,且不说杀人放火,只说掳虐。掳小孩虐小孩是这个社会普遍存在一种畸形,为什么不说它是一种犯罪,而说畸形呢?如果失去法律抛开道德,这种掳虐其实只能是一种畸形,别人用这种方式取得金钱或者取得自我愉悦,而不受限制,选择善良的人们只能说这是一种社会畸形。
有时候人心还是冷漠得多。人们害怕打破自己周身的自我保护瓶罩,害怕麻烦找上自己,只想活的清闲,简单的人大有人在,我也是一个。
我也曾是一个“不拒绝”姑娘。然而另一个姑娘,不断的挑战我的极限,不断的碰触我的底线,我彻底怒了,我变成了现在的我。为何我不煮个栗子来说明,因为都是生活琐事。不是说生活琐事就能挑战极限,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撩拨,会把一个人的怒火挑旺。离开的决定绝不因一朝一夕的窝火,而是对另一个人日积月累容忍的爆发。
会说话会做事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与家庭的教养,这是聪明。当你选择善良,其实你选择的是一颗容忍的心和一份什么也别计较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