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二)

呼兰河的小城是普通的,甚至有些冷清单调,但呼兰河的小城又是独特的,热闹的。

读第一章节,就被萧红的文字深深吸引了,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作者在第一章,着重描写了呼兰河城,这个小城的独特风貌以及小城人独特的日常生活。

小城有人们生活的必须商铺,就算不挂招牌,人们也找得到,不需要的就算挂再大的招牌也没有用,比如那个洋牙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属于那个扎彩铺。

扎彩铺本是专门为死人服务的地方,它制作一切纸扎的人、物、器皿,准备烧给阴间的死者使用。

人们生活需要的,一切应有尽有,一切都做得极其精美,比活人用的还要好看。这种对死后的世界极度铺张、细致的准备,与现实中活人世界的单调、灰暗、麻木形成了尖锐而荒谬的对比。

这个商铺的存在,说明了呼兰河人将他们对美好的生活,都寄托在了虚无缥缈的来世。

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大泥坑无疑是全书最绝妙的象征,它的意义是多层次的。

大泥坑是实实在在的障碍,它淹死过鸡、鸭、猪,甚至差点淹死小孩;它让车马陷进去,行人掉进去。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麻烦和不便。这直接象征着呼兰河小镇的落后、闭塞、充满苦难的生存状态。

面对这个显而易见的祸害,呼兰河的人们从未想过要真正地解决它,把它填平。

而是成为了一个个看客,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淹死猪了,大家就便宜买瘟猪肉吃,并自我欺骗说是泥坑淹死的,不是病死的。

他们习惯了泥坑的存在,甚至依赖于它带来的好处,因为可以买便宜的肉,还有热闹可以看。泥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不得不说,这种思想是畸形的。

大泥坑会吞没生命,但它无声无息。这种落后的文化就像一个大泥坑,无声无息地、慢慢地吞噬着鲜活的生命,而周围的人或是帮凶,或是麻木的看客。

小城的人是落后的,是愚昧的,甚至是麻木的。

比如她是这样写呼兰河城里人们的生活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她笔下的文字就是这么的自然这么的引人深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316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1,959评论 0 3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1,415评论 0 2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550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5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