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曾经在樊登读书听到第一遍就被深深的吸引,听了不下6遍,今天拿起来阅读的时候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经典,每一句都值得你认真品读,去领悟,去践行。难怪能够入选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它必定是你人生的必读书单。
作者斯蒂芬,柯维博士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推动美国历史进程的25双手之一和人类潜能导师,是一位拥有9个孩子的爸爸和50多个孩子的祖父,得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也是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顾问。柯维博士的思想成就可与卡耐基,德鲁克等人并肩比齐,俄罗斯总统曾感叹到:俄罗斯应该出现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曾被授予12个博士头衔,体现了柯维位博士的思想的重要性。
知行合一(由内而外的全造就自己)
柯维博士在开篇提到对儿子的教育态度受到速成观念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忽略了孩子教育的目标是幸福和快乐,表面是在鼓励,实则内心的动机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当你的内心和外在无法保持一致时,表面的行为终究掩饰不住其背后的信息,只有彻底改变对待问题的看法,才能真正改变事物的结果,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有说服力。
思维定式是我们每个人看世界方法,是对这个世界的感知,理解和诠释,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而已,未必现实相符。哈佛商学院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们把学生分为两队一队给他们看了一张少女的图片,另外一对给他们看了一个老人的图片,然后10秒钟后他们拿出了一张即像少女又像老人的图片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刚刚看过少女图片的人非常肯定的认为这就是一张美少女的图片,还指出了少女的鼻子发饰等非常详细的细节。而刚刚看过老人图片的这学生则就认为这就是一个老人的图片,我甚至是都有想要扶她的冲动。我们都为自己的思维去选择,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世界。你不妨也看看,留言告诉我你的答案。
通过双方的辩论和互相帮助指引,最后大家都看到了对方看到的少女和老人,这就是思维的转换,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认知的局限,如果你不能学会站到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就只是你眼中的世界。
习惯的力量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动,而是习惯。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
习惯=知识+技能+意愿
知识=做什么,为何做
技能=怎么做
意愿=想要做
一直觉得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是很难养成的,是因为他需要具备知识技能和意愿的结合。不是21天可以随便解决的问题,人类第1次在月球上行走的奇观,阿波罗11号的月球之旅,在即将升空的前几公里,消耗的能量比之后几天几十万公里的消耗能量的总和还要多,习惯也一样有极大的引力,“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养成习惯就会迎来广阔的自由天地,创造出高效能生活所必须的凝聚力和秩序。
积极主动的习惯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是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影响圈与关注圈的区别在于主动去创造自己能够做到的,而不是被动的等待。
人是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从刺激到反应之间作出一个自由选择,积极主动的人的选择空间巨大,有一次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家里被盗了,很多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发邮件表示慰问,总统的回复让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是选择的空间,他对大家说:
1,我很庆幸偷东西的人不是我;
2,他只是拿走了一部分的东西,没有拿走全部的东西;
3,我很庆幸他只是偷了东西,没有伤人。
看到了吗?这就是选择,从刺激到反应之间的那个巨大空间。
当我们努力在做影响圈(自己能做的How)的事情的时候,关注圈的事情就自然变得越来越小,消极的情绪也就随之消失。
我是建君,邀请一起阅读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