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令炉 编辑:冯晓晖
过去,一般九江老百姓把从原江西省第三监狱大门之南,黄塘之北,称东门口。一条沙子路至一七一医院大门口,前行就是水泥路,1950 年铺就。东门口城门位于原新华书店大楼(现已拆除未建),九棉三厂之间,城门外是护城河,出城门左拐通黄泥塘。西南河岸为余家垅。上世纪 60 年代九江絮棉社原在大中路(现在浔阳区人民医院对面),一场大火全烧掉,后迁入余家垅与护城河之间山丘上(俗称棺山)。东北城墙脚及护城河东岸山丘是一片密集的坟墓(也称棺山)。就连城门口都是坟墓。旧时没钱的城里人亲人去世买不起墓地都埋葬在城门外,乱埋乱葬,在这些坟堆里,也夹葬着阵亡的不知姓名的士兵。所以九江民间有咒语骂人话:死到东门外去。
进城门就是城里了,但东门口没有店铺,更没有街道,有的是菜地和菜农的小矮房。可大中路则起自这里,老门牌号也从这里开始。进城道路的西南面,紧靠城墙的半坡上有一家平房(姓氏不详),这是大中路 2号。位置现在已拆除的原新华书店楼的北头,接着隔大约 3 米方左右,又是一家菜农(姓氏不详),此房与公路相平,向北一路都是菜地。但其中间有一条小道通往大校场,这条小道就是现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工商银行浔东办事处之间的这条巷,现在虽不通大校场,但确实是东门口大中路段唯一位置没变的分支路,此路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作为东门口大中路段历史地貌定位的见证。
在浔阳东路与现东门口路交汇处,也就是原省三监大门对面住宅楼,原来是一个臭水塘,因为城里的生活垃圾那时就是堆放在这里。它的背面是一高坡,即现在的一七一医院家属楼、军代处、干休所,一直延伸到大校场北面,此山丘当时不通城里,浔阳东路修建,打通了此山坡。进城的东北面,由于城墙从城门开始就由东转向北,东北面第一家,即大中路 1 号(高姓)位置略偏对面的大中路 2号,但也建在城墙脚上,与公路高出三、四个台阶。第二家相隔约 2 米左右(殷姓),第三家(吴姓)紧靠第二家。第四家(龚姓)、第五家(袁姓),都有所相距。而袁姓是以捡破烂为生的,他的住屋位置在现在的恒丰花园大门处,正面对着通往大校场路。这些住房都是捡来的城墙砖加木列架结构,简陋而矮小。屋后菜地,约 5 米左右之外,就是“省三监”高大的围墙。
1981 年,浔阳东路修建,路宽扩到 30 米,此时已经更名为九江第三棉织印染厂,大门又改回面向浔阳东路。大中路的门牌号起点改作老火车站,终点为八角石。虽然自老汽车站沿经第一七一医院向前行,至浔阳东路交汇处,由大中路改叫东门口路。但东门口曾是大中路起点,再过若干年,将被人们淡忘,留下的只是一个历史记载的老地名。
【编后记】
本篇讲述的很多细节颇有意思。大中路老门牌为何从东门口起?文章并没有把来龙去脉讲清楚。
这是因为大中路在历史上并不只是从八角石到老桥头这一段。清末民初,府城内外的主干道以西门口、八角石划分为三段,分别是龙开河到西门外的“西门外正街”、西门内至八角石的“西门内正街”,八角石至东门口的“东大街”。1928年改造后,大中路的范围有过几次变迁:
1928-1949 年起自铁桥头,止于八角石。
1949-1966 年起自东门口,止于铁桥头。
1966-1980 年起自火车站,止于东门口。
1980-1990 年起自火车站,止于八角石。
简单的总结就是,1928年大中路初成,起止于八角石,解放后到八十年代起止于东门口。浔阳东路修建后,又起止于八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