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力量——中国古人的一篇游记,让人们找到了新的世界奇迹-吴哥窟

中国元朝时期,公元1295年,一位名叫周达观的温州人,和元朝使团一起,奉命出访真腊。 真腊,就是今天的柬埔寨地区。

这位周达观,在元史中没有任何记载,甚至在地方志中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他为什么跟随元朝的使团出访真腊,也没有定论。可能是因为他会真腊语言,能起到翻译的作用,也可能是他秘密肩负着勘察真腊国家实力的任务。

出使真腊后,周达观一生默默无闻,他出访的真腊过也在一百多年后的1431年与暹罗的战争中落败破国,迁都金边。恢弘的吴哥窟被遗弃,慢慢的被森林覆盖,在荒烟蔓草中一点点的碎裂、倒塌。时光荏苒,这个辉煌一时的王朝被人遗忘,而荒草巨树覆盖下的宏伟庙宇和精致雕像,即使偶尔被当地人发现,也被视为神的遗迹,慢慢的变成了传说。


但是,周达观出使真腊回国后,写了一本游记《真腊风土记》。19世纪这本书引起了西方汉学家的注意,1819年被翻译成法文,更是轰动法国。1860年法国人在森林深处发现了吴哥窟遗迹,并称“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


就这样,吴哥窟重见天日,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真腊风土记》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它激发了人们寻找失落的遗迹,让世界奇迹重见天日。更重要的是,周达观在这本书中详细记述了真腊王朝的生活、经济、文化习俗、语言,以及真腊的山川、物产等。而这些信息,在柬埔寨自己的历史中,是缺失的。现在游览吴哥窟的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是几乎人手一本《真腊风土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吴哥窟(Angkor Wat),又叫吴哥寺,是吴哥现存所有古迹群中最大而且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位于"暹粒"以北约6公...
    爱你时光阅读 5,770评论 20 12
  • 初识吴哥之美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柬埔寨馆,馆内矗立着仿造的柬埔寨的象征——吴哥窟,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个四面佛...
    黎明于阅读 5,169评论 0 1
  • 众所周知,吴哥窟兼具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倘若对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毫无了解,旅行会变得多么无趣啊。《柬埔寨...
    rivert阅读 5,887评论 1 6
  • 6年前,曾经来过柬埔寨,来过暹粒,来过吴哥窟,但那时的记忆仅仅停留在酷热的天气,热闹的酒吧街以及叫不清楚但印象还算...
    拾肆肆拾阅读 3,868评论 1 5
  • 8月5日早上,我还在波记早餐店吃肠粉,下午,我就站在暹粒市中心的皇家公园看倒挂在高高树梢上的黑蝙蝠张开巨大翅...
    含辛鱼阅读 6,062评论 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