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众不吃瓜,百万英雄赢百万”——今日头条及旗下产品推出的有奖问答节目《百万英雄》中走红的不仅有陈铭老师的这句开场白,还有西瓜妹(严尚嘉)、西瓜妹夫(小胡子周毅)、张睿、文超等一票主持人。《百万英雄》这一现象级的知识狂欢节目,显然已经成为引爆2018年的开门红式网络事件。
本期伞友君:郑川
《百万英雄》们是怎么挣钱的?
节目火爆之余,很多人也会质疑这种“撒钱”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可盈利,毕竟每天要进行约6-10场答题,每场奖金动辄50-300万不等(少数500万元的),加上请明星、制作、发布、营销等背后的各种费用,每天“烧钱”可能高达千万元以上,每周烧钱可能过亿!那么多小钱钱发给吃瓜群众,真的令人好奇《百万英雄》们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呢?
伞友君认为:以头条的《百万英雄》为例,盈利的大头当然还是广告营收,《百万英雄》这一热点节目,每到播出时间都会吸引百万计用户使用今日头条及旗下APP,很多答题用户每天打开这些APP的次数会提高数倍。因此开屏等各广告位的展示率肯定会急剧上升,仅凭这一点就会显著提升整体的广告营收。
另外就是《百万英雄》节目内的广告,虽然目前来看《百万英雄》的广告植入还不“充分”,主要是今日头条自家的西瓜视频、内涵段子、懂车帝、抖音短视频、火山小视频的推广吸粉,再就是不定期举行的广告专场了(一般金额比较可观)。但鉴于《百万英雄》节目的火爆性,广告宣传效果要比普通广告位好很多,反正“一加手机”这个产品伞友君是头一次从《百万英雄》里听到的,以前真不知道。
伞友君认为:随着《百万英雄》节目的持续火热、节目内的广告植入位置“充分”填充、活动内容和时间的深度优化、广告专场的定期进行、奖金与广告收益的合理分配,《百万英雄》本身应该也是可盈利、可持续、可提升的。对于《百万英雄》团队的自我改进能力,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节目诞生不足一个月,已经做出了诸多升级改良,比如出题逐渐改为个性化题目、开放用户出题入口等等。作为深度用户,伞友君对今日头条及《百万英雄》团队的这种锐意进取、不断完善的能力可谓叹为观止。
当然,有了大量用户如何变现,还有很多其他的门道,伞友君在这里不一一分析了。
除了广告盈利及吸粉推广,另外伞友君认为《百万英雄》作为近期热点,对于今日头条系列产品打造自己的“生态圈”有着重要的“催化剂”作用:
快速形成多行业全面“连横”的规模化广告效应,抢占和覆盖大部分广告用户;
逐渐完善、透明线上广告投放机制,吸引大中小各类广告主;
进一步深化UGC(用户产生内容)奖励机制,吸引大部分内容生产者;
形成创意、营销、造星机制,可继续扩大至选秀、电商等领域,不断引领潮流和热点,不断增加营收来源;
打造线上内容生产、广告投放和展示的“闭环”,成为业内拥有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性的重要角色。
《百万英雄》们预示未来的互联网模式?
伞友君在不断参加《百万英雄》活动并分享复活码时,被很多人嗤之以鼻,因为毕竟分到每个人身上的奖金毕竟不多嘛!在花了20多分钟的时间并连续答对12道题以后,奖金少则2、3元,多则几十元而已。但伞友君认为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百万英雄》这种有奖问答活动,不仅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何乐而不为?而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伞友君认为《百万英雄》这类互动或许预示着未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回顾互联网发展历史,早已从用户付费时代走到了免费共享时代,典型案例如360免费杀毒软件干死了一大票收费的杀毒软件。而《百万英雄》们的出现或许预示了未来互联网产业的新时代——用户赚钱时代。
其实这种“用户赚钱”的模式早有苗头,如支付宝的“集福”活动、一些APP的集步数赢奖金、扫码领现金等,主要目的都是通过撒钱的方式让老用户不断地宣传,达到吸引新用户和持续使用产品的效果。应该说,其中一些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让用户赚钱,本质上是通过占用更多用户时间的方式,让产品不断吸粉和被使用。一个APP占用的用户时间越多,无形中就挤掉了使用别的APP的时间。一个人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假设一款/系列产品能占用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它(们)的价值就可谓不可估量了。
当然,占用用户的时间,一方面需要产品有丰富、有趣的内容,一方面也需要一些“利益诱惑”,而《百万英雄》这样的直播答题节目,就是两者很好的结合,或许在以后的互联网时代里,这种模式会越来越多。甚至我们可以想象,以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能不需要去上班,只需要通过网络贡献自己的时间即可获收入。
未来普通人怎样贡献时间才能挣钱呢?伞友君觉得,除了看广告、体验产品的模式之外,还可贡献内容、创意等脑力劳动。比如帮项目做调查问卷、参与头脑风暴、提供身边的新闻(更便捷的自媒体)等。
伞友君认为,未来的互联网发展,除了从免费共享进化到用户赚钱,还会从移动互联网进化到全景/VR/AR互联网,未来信息传输将更加全面、细节更加丰富。虽然目前来看VR/AR风口好像刮了一阵后似乎偃旗息鼓, 但伞友君认为主要是目前的VR/AR设备过于笨重、不便和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导致,随着软硬件技术的进步,伞友君认为全景互联网时代一定会卷土重来。
注:本文由伞友原创,点赞关注转发和评论是对伞友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