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忆故人 暮春 苏轼

《列子黄帝》中有言:“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这里的人不分尊卑,没有欲望,不会喜好活着,也不会厌恶死亡,从未被痛痒困扰。一切都听任自然,美恶不能扰乱情绪,生活过得怡然自得。后世便有了“华胥梦、华胥境、华胥国。”等指代梦境,仙境,或不受管束的理想境地。


苏轼也曾从一场华胥梦中醒来,认不清身在何处,从词中走近,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熙宁七年暮春,苏轼在常润道中,他回忆起同友人陈襄在寒食节出游西湖的情景。


微风透过窗户吹到室内,一场安乐平和的华胥梦刚刚做完,不知如今人在何处?只听到黄莺啼于红树。蔷薇露珠如春雨般滴下。苏轼记起自己身在友人家中,只是友人不知所踪,他寂寞地步入屋外闲空的庭院。


眼前有花瓣随风舞动,终于还是被吹落到自己身上,可惜温暖的春风不懂得留住这些花。记得不久前春游时,登上楼看着快要过去的春天,满地长长的芳草迷住了人眼,看不见归路。


桃园忆故人 暮春

苏轼

华胥梦断人何处,听得莺啼红树。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

暖风不解留花住,片片着人无数。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


苏轼的这首《暮春》是为借景喻意所作,从华胥梦断开始,由理想进入现实,屋中的主人也不知何处,只留下红树,香雨,与寂寞的庭院相伴,将细小的景物置入广阔的空间,难免使人产生空旷之感。


从走入庭院,就开始回忆当初的春游景象,主要讨论“有情”和“无情”的问题,暖风不解,是无情,花却是有情。楼上人望春,是有情,而眼前春色很快褪去,却也无情。花生存于暖风中,正如苏轼摇曳于朝政内,花愿绽放,可是春风不解。登楼望春,是希望留住美好,或者说延续青春,不过现实只愿遵循自然规律,不会因为任何意志而改变。如此可说现实充满了残酷,或者春景本就是一场华胥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西江月·平山堂(苏轼) ...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阅读 3,617评论 0 4
  • 苏轼一首《念奴娇》流传千古,可你知道“念奴”是谁吗?柳永一曲《雨霖铃》凄婉动人,可你知道“雨霖铃”最初是唐玄宗在雨...
    汉唐雄风阅读 18,838评论 0 1
  •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词的导言 敦煌曲子词 菩...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阅读 2,057评论 0 7
  •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
    汉唐雄风阅读 1,605评论 0 5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6,558评论 4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