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啊,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的接触是越来越多。但是,有个问题不知你想过没有,即便是到了现在,我们是不是真正理解了科学的内在本质呢?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就指出我们对于科学的3点误读,并分析这些误读是怎么产生的,以及科学的本质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有哪三方面呢?
第一方面是,错把科学和技术对等起来,看作是一回事。近代中国人接受科学,是因为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我们技不如人,需要学习。而在中国人心中,这种“技”就是西方的赛先生——科学;第二方面是,中国人认为科学有着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也就是说,认为只有可以被利用的才是科学,在生活生产方面没有作用的就不算科学;第三方面是,把科学误读为分科之学,认为科学是有分不同学科的,忽略了它衍生出来的知识论传统。
那么,对科学的这些误读是怎么产生的呢?吴国盛教授说,科学不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东西,是从外面引进来的,以本土的文化去对待外来的事物时就很容易引起误读。在西方,科学是一种有确定性的知识,是一种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精神。而在中国,往往就会简单地将科学看成是一种智力行为,觉得有了智商就可以搞科学,但实际上中国人的智商绝不能说低,但古代中国却没有发展出科学来。其实科学最本质的东西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文化。中国人对科学产生误读就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人没有领悟到西方对于科学这种确定性的追求的内涵。
那确定性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追求要把事物的本质明白无误地说出来。举个例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中国人只要测量一下得出结论就可以了。如果测量一个不行,就多测量几个。但是西方人会问,为什么一定是180度呢?有什么保证这个规律对所有三角形都是对的呢?于是就产生了演绎,产生了证明科学——如果一个定理在一套体系中得到证明,那它的正确性在这套体系中永远无法被质疑和否定,这就是一种确定性。
那么,西方文化为什么会对确定性有追求呢?这要从古代西方文化说起。在古希腊,人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什么是自己呢?通常人们通过在社会中的某些角色来定义,比如说你是你爸爸的儿子,是你妻子的丈夫等等,但这是真正的你自己吗?不同时间、地点、不同人眼中,你的角色都不一样。比如说今天你是老师,第二天被开除了,那你就不是老师了。
所以说,通过别人对你的定位来认识自己是不可靠的。希腊人认为需要找到你自身不变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你自己。从巴门尼德开始,就坚持认为“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也就是说无论世间万物怎么变化,背后一定有一种不变的本质,这就是一种确定性,科学知识的存在必须依赖于这种确定性。
后来柏拉图继承了这种思想,认为科学就是去发现规律,找到这种确定性的东西,这成为了西方思想的主流观念。而中国文化并不重视对变化背后这种确定性的追求,比如说儒家和道家,认为变化是绝对的,追求的是如何在变化中达到中庸,找到最恰当的应对方法,而没有把问题的本质弄清楚。
最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这种差异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人一生下来就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这种特定的环境会形成某种文化。例如说中国,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性非常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基于血缘,这时候亲情就成了核心要素。而希腊由于地理环境特殊,人们需要经常迁移,这种人口的流动使得社会关系不能靠血缘来维系,那么要怎么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呢?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契约文化,比如说圣经,说的是上帝与人订约,其实就是民间很早就存在的契约行为。
西方这种契约精神使得他们在面对紧急事件、需要作出决策时,就会组织投票,这就必须要求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自由。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才会让人们思考什么是自己这个问题,才会考虑追求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什么。而中国则不一样,遇到紧急事件时希望出现德高望重的人来引导大家,而不是去看每个人的想法是什么,这也就束缚了中国人对于自由、对于事物本质的追求。
你看,中国人误读科学,不单单有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对自由的认同,没有思考过什么是自己,更没有从中领悟到确定性对于科学是多么重要,所以没有掌握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精髓所在。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完全被卷入了现代化的浪潮,采用了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理解这种模式背后的逻辑,学习平等、自由的理念,和领略这种追求确定性知识的精神,再结合中国自身的特色,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发展道路。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吴国盛: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音频稿:陈成康讲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