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粥

陆游诗曰:“深巷明朝卖杏花”。骀荡春光在卖花声里透出,一条巷子仿佛有了甜甜的花香,走笔在南宋的一页矮纸上。

而苏州人,仿佛很懂得这股子甜味——东方未晞,已有挑一副挂着油灯的骆驼担子的卖粥人,骆驼担子是小贩们的专用器具,可把灶碗、粥食全部放在担子上。

卖糖粥的贩子敲着竹梆,亮出同寒寺铜钟一般厚重的嗓音,“笃笃笃,卖糖粥”。鱼鳞天青色,咿呀有启窗推门声,孩童接着喊:“三斤葡萄,四斤阔。”

这是老苏州的早晨。

这卖粥的调子,一代代传下来,已近百年。在三、四十年代里,苏州玄妙观极为昌盛。平民的休闲生活叫“荡玄妙观”,这里是五花八门,舟触舟,肩摩肩,前来游乐散心的人络绎不绝。

糖粥也叫红豆粥,细密柔糯,层次分明,因其红豆和粥分别而做。红豆做成豆沙,粥上碗后红豆沙才浇上去的,有红云盖白雪之美。这说法真美,叫人想起线装画本里的旧时婚嫁,清白人家的姑娘羞怯地盖着红帕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