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第二十八段
(原文)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眴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永之脉也,泄及使脓血。
(释文)脉象洪大,表明人阴气不足而阳气偏盛,会造成内热之病;脉搏起时急迫而落时徐缓,表明人上部盛而下部正虚,会造成厥逆和头部之病;脉搏起时徐缓而落时急迫,表明人上部正虚而下部邪盛,会造成恶风之病,因为人被恶厉之风所侵袭以后,首先是阳分受邪;所有的脉象都沉细而数,表明人足少阴发生了厥逆;都沉细數散,表明人受了寒热之邪;都虚浮而散,表明人患了目弦、昏倒之病;所以的豚象都浮而不躁,表明邪气均在体表,会造成发热之症;如果浮而兼躁,表明邪已侵入手三阳经了;所有的脉象都又细又沉,表明邪气均已侵入体内,会造成骨病之病;如果兼见静象,表明邪在足三阴经;脉动过速而时有中止,属于数脉兼见代脉兼见代脉之象,表明邪在阳经,会造成泄泻及便下脓血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