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自己发朋友圈越来越少了。
看看去年甚至前几个月,自己还会频繁的更新内容,还特别喜欢在朋友圈里晒娃、发感悟、秀恩爱。
那时候的自己,每遇一事,第一个念头就是拿出手机拍照发圈;那些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乐趣、小烦恼、小感悟都会在朋友圈里罗列……
但是现在,我发现自己更新的间距越来越长,心中的牵念越来越淡,发布的内容越来越少个人化了。
不仅如此,自己也渐渐不会每天睡觉前,早上醒来后都要批阅一遍朋友圈动态了。以至于很多朋友圈的重磅新闻,都是在很多天以后才会听说或看到。
01
我不敢说朋友圈发的数量多与少,就代表着这个人心智如何。
只是自己越来越觉得,只把握当下生活每一丝每一毫的美好,而不是时时想着依靠别人的点赞和评论来支撑,挺好。
不发朋友圈,到了一个地方,可以用眼睛去认真的注视那自然的美景,而不是急于用手机拍照,用朋友圈宣告自己的‘到此一游’;
陪娃娃出去玩,也终于不再一心二用,小孩都在那里累的眼泪汪汪了,你还要命令她这个姿势再坚持一下,好拍出更有料的照片;
去饭店吃饭,终于可以不用花式摆拍,在菜端上来的那一刻,就能心满意足的送入口中了。
放下凡事要发个朋友圈的执念,你会发现,生活真的会轻松和自在不少。
生活不在别处,就在当下,就在你的身心中。
02
我越来越慢慢的感受到,朋友圈的这个‘圈’,在某种意义上,多少成了一个我们表演的舞台。
每当要上场,我们都需要换上精心缝制的戏服,画好精心描绘的浓妆,带上亦真亦幻的剧本,说上想了又想的台词。
需要演戏的日子多了,生活中就会感到特别恍惚,生怕自己哪个环节一时疏忽,把舞台当成了生活,把生活错置成了舞台。
到时候不仅自己穿帮,朋友们也难免会跟着惊慌失措。
有一些人,朋友圈显示的,与他真实的生活,相距甚远甚至截然相反。
每当看他的朋友圈,我都有一种错觉:我们当初真的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成为彼此的好友的呢?
自己现在更喜欢喝一些现实生活中更真实的人交流。
他们从不虚张声势,也从不把焦虑挂在脸上。说话有条有理,你甚至能感觉到他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规规矩矩的码好,一个一个往上垒。
这代表着他的态度,也代表着他的根基,一番话说完,面前不是情绪,而是一座高楼拔地而起。
这是一个生活中真实又有态度的人,这样的人,只是听着,就觉得安心和踏实。
03
现在是,想起一些朋友的时候,就会去点开她的头像,看看近来的情况。
也只是默默的看看,再默默的关闭。
看到一条状态:生病了,刚想询问一下什么问题,严不严重?往后一看,她又发了一条,就是普通的低血糖,已无大碍。
有惑有答,心中要问的话已然无了意义。
很多时候,一些朋友间地域不同,圈子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人生各自的阶段甚至也各不相同。
有些人会说,如果人人都不怎么发朋友圈,那么好友间彼此要怎样相互了解呢?
我自我感觉是,那些真正亲密联系的朋友,往往不用去看她朋友圈,都知道她最近发生了哪些事,因为我们私聊的更多呀。
而那些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人,你看她朋友圈,也会觉得那么无感和陌生。
还有一些人,你压根都不清楚他在不在你的朋友圈当中。
生活把我们拉的很远,有时候靠近反而成了一种彼此俯视。
04
越来越少发朋友圈,也是明白了自己,减少了一些对外在的期待。
有个朋友说,如果自己发的某一条朋友圈,没有人留言,而没有人点赞,自己看着就觉得好失落,有一种被全世界无视和抛弃的感觉。
甚至,我有时候会把那样无人问津的消息悄悄删除掉。
我相信,每个人发圈,都或多或少是想得到好友的注视或评论的。
说到底,就是想刷一种存在感。
而存在感这种东西,当你真的越来越有存在感的时候,往往就不再那么想去证明它还是否存在。
你对外界和观众减少了期待,说明你内心的力量越来越厚重。
你对自己多了一份笃定,你对自己的生活多了一份把握。
你不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取关注或支持,因为你的内心已足以支撑自己的世界。
这世界上最好的关系是两个人互相理解,其次是两个人互相不理解,最差的关系是一个理解一个不理解———我渐渐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也是那么多人喋喋不休说了一通之后,对方只会说一个字“哦”的原因。
有些事情,你不用说,懂你的人自认会懂。不懂的人,你明说了,他也有可能会歪解。
所以,用有限的精力,去维护好那些最好的关系吧。
用发朋友圈去筛选一些关系的真伪,是最不准确的方式,没有之一。
05
在朋友圈里的你,越来越寂寥和沉默。而在真实的世界里,你越来越想去做自己。
你开始放任自己去胡闹,你知道会有一些后果,但你能承受;
你变得有些刻薄,你知道会得罪一些人,但你也知道你迟早会得罪这些人;
你开始尝试着去引爆一些小情绪,因为你了解自己,所以比以往能更看得清结局;
你知道凡事躲不过,还不如直接面对的好。
你可以静下身心,潜入日子的深处,向下生根,向上开花。
这样,你可能就越来越靠近你以前在朋友圈里展示的,那样美好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