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端午

   端午,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每个节日的名称都代表了一种习俗,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同一个节日往往有不同的习俗活动。譬如端午节。

 端午亦称作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端午亦称作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场沐浴”。

 端午亦称作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个人解下粽叶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

    ......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现代人们考察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重要参考。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争论不休。其中一主要观点是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连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弟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身体。那时,恰逢雨天,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他掉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近代史学家不断指出纪念屈原这说法的错误。 因为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纵览汉魏文献资料可发现,汉王朝经历四百余年历史,充满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乡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誉满天下的楚文化传人屈原,在汉魏前时代的端午节活动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记载,因而许多学者认为端午节与屈原无关。

 在找资料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原来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句歇后语是来源于端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说到端午节,我们联想到最多的民俗是吃粽子,划龙舟。其实在...
    魔王_Archenemy阅读 5,605评论 0 10
  • 屈原:姓芈,名平,字原,屈乃氏; 在《离骚》的开篇用很宏大的笔墨描述自己的出身,有两句说“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玥烨阅读 1,274评论 0 0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好词~ 龙舟竞渡 屈志从俗 食古不化 ...
    静语微文阅读 8,456评论 0 29
  • 01 小青问我,面包和爱情,你要选哪个。 我说,要是以前吧,肯定会选面包,但是越长大就会越知道,其实我还是会选择面...
    喵姬阅读 1,690评论 0 3
  • 渔家傲 端午 荆楚旧俗节气浓,雷鼓声声竟群龙。碧艾香蒲咸甜粽,金盘送,葡萄美酒与谁共? 华夏新风时韵重,巨带步...
    天行健君马甲阅读 1,57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