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之《梁惠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经典之一。它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文中的说理精辟,观点鲜明。其学说的主要出发点为性善论,并提出了“任”、“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和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孟子》共七篇,今读《梁惠王》之《行王道,施仁政》。

在这里,孟子指出,执政者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拥有可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同时,孟子向梁惠王描绘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众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过上富裕的生活。

孟子不光注重百姓的物质生活,还同样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已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几段主要表达了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的观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孟子 (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 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
    珝兮阅读 4,005评论 0 3
  •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
    国寿小羊阅读 2,750评论 0 3
  • 我在学校阅读 942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