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跨团队沟通,怎样让对方接受你的方案?

上一节,重点讲了如何应对别人突然的提问。想要应对提问不慌张,最重要的是把握“关键的5秒钟”,运用认可和澄清技巧,给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今天这节里涉及的场景难度更大,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在会议上发言,推动跨部门合作。

我先来描述一个场景,你就是其中的主人公:

你是公司的一名数据分析师,工作非常忙碌,但总是有其他业务部门的人跑过来找你提临时需求,导致你经常无法按时完成既定工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于是,你想出一个对策,制定了《业务部门给数据团队提需求的流程和规范》。

这天,你约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开会,要求他们以后的数据需求必须按照流程走,否则都不接受。但是业务部门往往是老大,他们业绩好、功劳大,并不重视你的要求。这时候,你在会议上要怎么陈述自己的方案,才能推动这件事走下去呢?

当然,这个案例做了简化。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你是需要提前跟一些刺儿头一对一沟通清楚、获得他们认可的,然后你才能开大会,否则肯定会被自己坑死。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当你想要其他部门同事配合你的工作时,总是会遭遇各种推脱和阻碍。你需要不断推进工作,这种“推进”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高难度沟通场景。

现在很多公司都有项目制,都需要跨部门、跨团队协作推进。但一旦涉及其他部门,往往在进度安排、角色分工和资源调配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而且在沟通中如果不能好好说话,很可能影响团队间关系,影响项目进度。

为什么跨团队合作和沟通总是这么难呢?

原因主要有2点。①各个部门的优先级事项不同;②各方的理解存在偏差。

搞清楚这两个背景,我们就能够在心态上接受跨团队沟通的挑战,从而能够做得更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把这个问题简化为:在跨部门合作的沟通会议中,要如何陈述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这两种偏差,顺利推动合作发生呢?

首先,你需要明确一个职场跨团队沟通的原则,那就是“谁痛谁负责,谁痛谁解决”。在上述案例中,如果临时数据需求已经严重影响你的工作了,那你必须以负责人的姿态,主动去推动合作,因为别人是没这个动力的。

其次,你需要在会议的一开始就明确地陈述你的想法。很多人存在误区是,以为自己讲清楚了,但其实参与会议的其他同事还是一头雾水。

这里提供一个陈述方案的架子,可以参考。

因为陈述方案的目的既是解决问题,又是推销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个架子其实灵活结合了第二节课提到的“解决问题结构(what-why-how)”和“FAB结构(属性-优势-利益)”。

这个陈述方案的结构一共有4层,分别是:

①为什么(Why)

②做什么(What)

③有什么好处(Benefit)

④马上行动(Action)

乍一看挺复杂的,但其实是环环紧扣的。先解释下,每个部分分别要说点什么。

第一步是说为什么,为什么部门间需要合作推进某件事情的发生。这部分你可以讲讲事情的背景和问题的严重性。它的核心目的是唤起对方关注,让他们产生“的确是这样,我们要做点什么了”的想法。

第二步是说做什么,也就是你希望参与的各部门在项目中分别做点什么。这里是陈述主张的核心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你给出的陈述一定要明确,以显示你的确经过了深思熟虑,否则别人很容易就反驳你。

第三步是讲讲推进这件事对各个部门有什么好处。这一步很重要,但很容易被大家忽略。说到底,还是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如果你能够为对方的行动创造一个好的理由,那这件事推动下去的可能性至少提高了30%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你要说说马上大家可以完成的行动。在销售话术中,这叫“临门一脚”,敦促大家从静止观望的状态,切换到即将行动的准备状态。我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会上说得好好地,会议一结束,大家依然没有行动。这其实就是缺乏临门一脚,拆分出最快能够实现的部分先做,让合作先跑起来。


那么针对课程一开始的案例,你可以怎么运用这个结构来表达呢?

你可以这么说:

1.未来各团队数据需求必须通过规定的流程,否则我们不接受需求。我理解大家提出的每个数据需求都很重要,可能关乎到几十万的营收(认可)。

2.但是临时需求严重扰乱了原本数据需求的处理进度,导致交付时间一次次推迟,影响了那些按流程提需求的部门,也影响了我们部门的工作效率(Why)。

3.所以,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业务部门给数据团队提需求的流程和规范”,希望每个部门都组织同事学习,并且严格按照流程走(What)。

4.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效率会提高,也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而且,这样能够提升各部门同事全局考虑和项目管理能力(Benefit)。

5.我建议,大家现在先看下这份规范,如果有问题,可以在会上直接和我确认。如果没问题,我会邮件全公司,就算一个正式通知了(Action)。

怎么样,用了架子,是不是整体表达更有逻辑,思路也更清晰了呢?

好,总结下,本节重点讲了,如何在会议上陈述跨团队合作的方案。我们可以使用的架子是:

【为什么 + 做什么 + 有什么好处 + 马上行动】

实际上,听完所有课程,你会发现想要高效表达,核心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架子,能够把关键信息放在合适的位置。这种表达方式也可以成为“结构化表达”,它是结构化思维在表达上的一种体现。





文摘自圈外同学课程——《高效表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