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暨南大学高才为何到鬼门关走了一趟?

这位暨南大学高才为何到鬼门关走了一趟?


民国卅六年(1947年)秋天,林法玄到粤东的澄海县主持警政工作,翌年转入参县府莲幕任职,得以有机会和社会科长陈群英共事。这位陈君是本地人,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称得上是高才生,也是当时林君同僚中最年轻的一个。陈君公务之余,经常找林公闲聊,二人相处很是投缘。


有一天,陈君说起了一桩民国奇闻,而他就是故事中的主人翁。早年他在暨南大学就读时,那一年和几个同学一起逛游上海的城隍庙。庙里相火旺盛,前来礼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见到这一幕,当年的陈生年少气盛,不守口德,加之受西学影响,当即口出狂言说:「这真是一群愚夫愚妇,竟然蠢到争相崇拜这些木偶泥像。你们遇到难题,怎么不问我呢?或许我能告诉你们一二呢。如果城隍确真有神灵,就尽可能显一显神灵神迹,好让我相信你啊?!」


陈生全无虔敬可言,说罢还得意的和同学哈哈大笑,肆意嘲弄神明。当他们回到学校后,陈生即感身体不适,陡然发烧,浑身烧的难受。


一开始,他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吃点药就会好,但是他一连烧了几天,药吃了不少,不仅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病情日渐恶化。中药西药吃了都不见效,陈生卧床不起,辗转病榻两个月,都已经病的脱相,变的骨瘦如柴。年纪轻轻的他,甚至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


学校见陈学生已经病入膏肓,紧急致电陈家派人到上海,接走他们的孩子,回家治疗。一路走来,舟车劳顿,陈生到家时已经不能说话,处于昏迷状态,只剩一口气吊著。若不仔细看,都不会发现他的腹部还有丝丝微动,俨然如逝者一般。


陈家见孩子已无生还之理,便开始为他准备后事,桌子上都已经点上了丧礼的蜡烛和金银冥钱。谁也没料到,三天之后,陈生忽然苏醒了,看见家人正围著他痛哭,再看看桌上摆的纸钱,他就明白了,对家人说:「不要悲伤,我现在可死不了!」


为什么他这么说呢?后来他为家人讲起昏迷时,或可称为他濒死时到鬼门关走一遭的所见所闻。他说命悬一线时,家中来了两个差吏把他抓走了。一前一后的把他夹在中间。当时是夜里,城门都已经关闭了,但是他们三个竟能穿城而过,不受阻碍。陈生并没有意识到,那时自己的灵魂已经离体了,所以对自己穿墙而过,感到很惊奇。


穿过郊外荒野,所见景象和平常无异。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座殿宇,里面有一位身穿古代长袍,首戴峨冠的人坐在大堂上审问一些事,看起来就像人间的大官一样。


大官看到陈生,厉声呵斥他说:「你真是出言狂妄,可恶至极,竟敢侮辱城隍府尊!姑且念你年少无知,从轻发落,体罚十八大板以资薄惩!」


话音刚落,就站出来两个差吏,一人将陈生按伏在地下,高声数著打板子的数目;另一个则手拿大板狠狠的打他。陈生清楚的记得,那人用力猛打,真的让他痛楚难耐。打满了十八大板,就把他推出去,喝令他可以回去了。


陈生到鬼门关走了一遭,想起神的惩罚仍是心有余悸。家人检查他的臀部,发现板痕清晰,依然犹在,被打的地方呈青黑色,过了一个多月才逐渐消散。当他醒来后,疾病也已然好去了多半。经此一事,死里逃生的陈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祸从口出,从此守口德,不敢再得罪神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