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笔记三(D110)

第二辑 国民老公苏东坡

(一)宋朝话本里女子示爱的故事

作者认为宋朝女子虽受“封建礼教”的约束,但在表达爱意方面却并不拘谨、呆板。他介绍了宋朝的几个话本中的女子主动示爱的片段,来证明这个说法。

说实话,前几个故事片段不喜欢,都是女子向男子示爱之后,当日就都做了夫妻。我喜欢第四个故事,痴情女子在邻居男子自家园子里与之相遇(刻意),表明心意,互换信物,还让男子赋诗一首。我觉得这种情节挺浪漫的,女子这会写诗的邻居,估计不会太差,看着怎么也比直接睡觉的清凉些,哈哈……

(二)苏东坡

在宋朝,柳永受欢迎的程度很高了,青楼歌妓都高喊口号:“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但作者说柳永还担不起“国民老公”这个称号,苏大学士才是女子心中的理想老公形象。

流传下来的女子仰慕苏东坡却不能嫁他的故事不少,虽有后人夸大改编之嫌,却也能从中看出他广受青楼、良家各路女子欢迎的程度。不但未嫁的女人喜欢他,多少已为人妇的又何尝不对他心怀仰慕之心。胡文柔,苏东坡友人的妻子,她很仰慕老苏。她老公去见老苏,她都会叮嘱一番,老苏来做客,她也会在屏风后听着。两家人走的较近,相处融洽,老苏还给胡文柔起了个法号叫“法喜上人”。老苏遭贬远行,胡文柔给他做了件衣服,道:“我一女子,得如此等人知,我复何憾?!”作者觉得胡文柔对老苏,有仰慕之情,亦或超出男女之情,更有亲人间之关爱。我想,他们之间也可能是真正的友情,相知相携的感情,就是那种精神伙伴,这种感情带给人的除了温暖,应该还有一种力量感……

苏东坡是个深情的人,他给亡妻写的《江城子》可谓千古绝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三)宋朝的“坐月子”

宋朝有一本《妇人良方大全》,里面有一章叫“坐月门”,但是这里的内容并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坐月子的知识及禁忌。宋朝坐月是临产的意思。

作者简单介绍了宋朝的这本专为解决“医之术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症,则又险而难”的书。编著者陈自明对妇女怀孕、产前、产后等时期的用药养护都提出了具体建议,虽有小部分迷信荒诞内容,但绝大部分都言之有理,和现代医学倡导的理念不相左右。尤其是书中对妇女产后的建议,也绝不是像现金有些老人强调的那样各种“不许”。

(四)培养孩子的才艺

宋朝人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比较重视,对女孩子的文学、才艺培养也不像我们想象那样,比对男孩子的培养差很多,甚至南宋时有些人家会因为有个女儿而更高兴。

李清照、胡惠斋都是有名的宋朝才女,她们家世背景都比较好,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

一般人家也会拿出些钱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男孩子当然是求取功名,为国出力;女孩子有文化,懂文艺可以嫁个好夫婿。“宋朝社会涌现了很多出色的女词人、女画家、女医师、女茶艺师、厨娘,还有一些女童甚至参加了科举考试,这跟宋朝人家比较注意培养女儿的才艺与文化知识是息息相关的。”

这么看来 ,穿越去宋朝还真是个好主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这恰恰应了那句话:真正伟...
    清心阁阅读 6,089评论 0 9
  •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 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
    经典精选文摘阅读 6,815评论 2 17
  • 小心,大意。 怎么才能把时间掌握到刚刚好呢,本来早就可以准备今晚的MS内容,然而一拖再拖,就这样了。 下不为例。 ...
    林凡_阅读 949评论 1 0
  • 喜欢喜欢就是喜欢,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种冲动。喜欢这莫名的喜欢。喜欢这莫名的情愫。喜欢这畅所欲言的酣畅。喜欢这直表...
    甜蜜麦芽糖阅读 1,176评论 0 0
  • 苏小今阅读 7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