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清流屌丝——“管宁”
肖语佟
说到管宁,我们总会想起他的不满世俗、过分清高。那么,身为“一龙”之一的管宁,为什么会被戴上这顶略带贬义的帽子呢?这里,我们就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管宁活到八十四岁,一直淡泊名利。之前管宁和华歆在园中种菜,管宁见地上有金子,换作现在的小民,肯定兴高采烈地捡起来拿去养小三了,可管宁非但没有捡,还“品德败坏”到不懂物归原主。还是华歆识时务,把金子捡了起来。管宁却对华歆的“拾金有昧”十分反感。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共席读书,门外有富人坐轿经过。管宁表示人家经过关我屁事,继续读书,华歆则连忙放下书去看热闹。管宁就拿出匕首(别问我哪弄来的)把席子割成两半,说:“你不是我的朋友。”这里的管宁也够绝的,也不知是自作清高还是天生就这臭脾性。总之,一则“不懂物归原主”,二则“见人不懂得打招呼”,《世说新语》时的管宁这是这样的不通世故。
话说管宁真的很衰,偏偏活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如果在太平盛世,管宁绝对一表人才,能搞得其师陈寔在墙角画圈圈。可是在乱世里,他就是一个屌丝,没什么大成就。十六岁时父亲领了饭盒,十分贫困。别人看他可怜,给他财物,管宁倒是倔强,来多少辞多少,一概不受。后来,他与平原人华歆、同县的邴原成了铁三角(前文说过,后来管宁和华歆绝交了),常在外地学习,并十分敬养陈仲弓(陈老师,你威武雄壮,哪都有你们姓陈的)。当时天下大乱,管宁便逃到了辽东去避难。由于当时难民们都挤到了郡南去,管宁表示我要安心读书,就住到了郡北。难民们一见,哎,管宁同学住郡北呀,你住郡北我也住呗。于是男女老少纷纷迁往郡北,竟形成了个小村落。后来,曹操来找管宁做官,结果诏令竟被公孙康这孙子拦下了,所以曹操找管宁不成。中原稍微平静后,难民们都走了,就管宁这佬倒也还悠闲,就赖在那不走了,过了很久的清净日子。
再后来曹丕称帝,曹丕只想:“当年我爹以丞相之名叫你来你不来,如今爷爷我以皇帝之名诏你,你敢不来?!”后来,曹丕还真把管宁诏回中原来了,但让曹丕大跌眼镜的是,管宁回中原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亮着心中的小九九:辽东那里闹不和,万一内斗,我就啥事情也搞不了啦!原来人家还是来避乱讨清净的。
到了魏明帝曹睿时,华歆都谦逊到让位给管宁了,诚意都爆棚了,谁知管宁还是态度坚决:不干就是不干!这下子曹睿先生可不淡定啦,从黄初到青龙,几乎每年都下一道圣旨:管宁管宁,快来做官,好处大大的有。可是每次都碰一鼻子灰。于是,他问一个叫程喜的:“你说管宁这匹夫究竟是自守清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得到的回答却很明确:“这是管宁的志向”。可见,管宁的清高是货真价实的,天下人都知道。
管宁还是个对感情很专一的人,当初,他的妻子挂了,知心朋友劝他再娶,他却不愿违反本意,宁可单着。女人谈对象就要找管宁这种人,品质保证,绝不会出现小三。
总而言之,如果管宁被拖到现在的小学去,一定是个正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