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2017年还没结束,可我还是觉得2017其实是个动荡的年份。
考了研究生、大学毕业、又来读研,看起来还是这个地方还是我,可实际上不是这个地方也不是我了,就像赫拉克利特说的,没有人能够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还没开学我就想过研究生的生活就是这样,基本上大多数时候自己去上课自己去吃饭,并且是只有自己,想着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三年后再去面对社会不会害怕。那时候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啊,很自由很随意。现在真的这样了,那天反而想到一个词,物是人非。可能再也不会一个电话就招来一个能陪着的人了,只有自己矢志不渝的陪着自己。原来以前想要这样的生活,是因为心里知道身后有很多人,只要回头就能找到。还会觉得委屈,研究生很糟心啊,可是大家都以为我还是像原来一样。 前几天无意中和姐姐视频,聊着新生活,忍不住着就哭了,最后我姐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个样子,你找别人有时候还会打扰别人,大家会安慰你,可是并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你,并不能替你承受,所有的都得自己扛过去,你要坚强。” 事实上就是这样吧,本来这三年就是很难的,有社会、年龄、承担和能力的压力,只有默默地认真的熬过去,可能应该会好的吧。大家各有各的优秀,要学的很多啊。
适应了一种生活的时候就是该适应另一种生活了,马不停蹄的、被动的。 2013年五一我姐结婚,我和姐夫差不多可以说只见了三次,第一次,12年七月,他们也刚见面认识,第二次,13年一月寒假,他们是可能会结婚的男女朋友,第三次,五一他们结婚。说我和他有感情吗,没有,好像都不熟。可是我和我姐感情很好的,睡一张床一起拉手上厕所的那种,所以当我二次高考结束后,我觉得我失恋了。一直各种别扭着,幸好那时候爸妈理解我,也纵容我,但他们也告诉我,“姐夫和咱们是一家人,除了爸妈,他们俩是你最亲最能依靠的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所以不要等到要依靠的时候才去搞好关系。”大学毕业,我适应了,但是现在,他们有孩子,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三观,我们很不一样,于是我现在认为,我们是两家人,两个三口之家,我在寻找并适应一种我们之间合适的交流相处方式。
国庆中秋节了,我要回个家,等再来了,我就完全适应了现在。(想起了自强隧道)
补充,我以前觉得人如果能一直像陶渊明啊之类的一样淡泊宁静,放荡不羁爱自由,随心所欲的,就很好,现在吧,我觉得物质或者社会基础是前提,不然就得像杜甫一样,颠沛流离至死,不好。连苏轼,不是后来也自己种粮种菜去了嘛,虽然他很享受吧。所以,功名利禄之类吧,还是得先追求一下。 另外,就算我们是两家人,应该可能也是关系最亲密的两家人吧,可以认为血缘很神奇。
放几张图,心情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