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中讲,“不是要讲全部的隐秘经历,但是一定要还原那份别后心情。只有情绪是真的,这反过来也是种对自己的保护。故事怎么改头换面其实都可以,关键是要直面自己那份情绪,那份你可能不愿意暴露的情绪,或许就是会吓你自己一跳的舞台高光。”
和喜欢的人吃饭是开心的,我们吃了很多很多顿饭,聊了很多很多故事,但是我只能说和他分享食物是周末世界里桃花源的一隅。
一直吃同一个味道可以吃多久?
我是中国人,他是英国人,暂且称他为X,我们都对食物有忠诚感。X说我们总去同一个餐厅,就是去我们自己的厨房。
喜欢吃什么有基因决定的成分,有后天尝试的结果。大概大部分人都能在美味的食物中获得快乐,但我却欠缺一点找到和做出好吃食物的天赋。
我妈用亲戚的话来调侃她和我爸的厨艺:我和我弟是吃挂面长大的。而且份量很多,从小要不被强迫吃一大碗饭,要不就得想方设法瞒着父母扔掉实在吃不下的饭菜。亲戚和同学,用“壮”来形容我的体型。我弟,则直接被叫“胖”。
在我爸妈两个人会做不超过10种饭菜的喂养下,我对食物的兴趣不是很大。我不喜欢吃零食、喝饮料,外出吃饭只能想到笼统的火锅、烧烤之类的概念。
X的妈妈会做很多不同的美食,他胃口总是很好,由于他健身、工作忙等原因,他也能享受一直吃简餐。这种简餐,就是把食物搞熟,用烤箱、蒸煮之类的,加点调料,比如咖喱、腌肉料等,其实并不好吃。
我们相遇后,我越来越能欣赏不同食物的酸甜苦辣,也能报上不同菜名了,人生第一次正儿八经学了做饭。我俩一起吃饭的乐趣不在于探店,就是一直吃同一家餐厅。一家是泰餐,他能想起家里的味道,一家是大虾和土豆,土豆像英国土豆的做法。
他已经有近3年没回家了。
如果有天,我们再也不会一起吃饭…
起先我们去吃大虾和土豆时,店员兴奋地问他味道怎么样,眉眼间满是我中华美食天下无敌。X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好吃,好吃。”后来店员已经习惯了我们每周固定一次的来访,甚至在饭点排队时,试图为我们找到一个座位。
但是人多的时候,每次我们还是乖乖排队,如果我俩的妈妈在这,或许早就和店员混熟,每次以人情就能换得不用排队的“便利”。我们都在城镇出生,却没有学到乡土人情的处事方法。
即使是在同一家餐厅吃饭,几乎每次,在食物入口的一瞬间,我们看着彼此,像美食家一样缓慢又确定地点点头,“好吃。”
有时,我们开始喝啤酒。聊父母的固执,当时他与父母因“活自己想活的人生”吵架,“逃离”了家,没想到因为疫情,与家人相见变得越来越遥远。在受挫、疲惫、孤独的时刻,思乡更为强烈,但因为“做自己”的每次争吵,想到回家,还有痛苦。
“我永远都不想回去。”
“旅行一年后,我更加确定我想要什么,但他们(家人)看我像看脑子不正常的人。”
“I miss my family.”
我再次许下去年已经许下的愿望,希望这个世界赶紧好起来,彼此思念的人们,尽早相见。相见还是会有矛盾,但请宇宙让相爱的人们团聚。
世界好起来之后,或许我和他就要分别了。但是桃花源的一隅已经搭建好了,我也能发现更多美食了。
🌟 一起BB:周末吃啥?
欢迎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