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三畏三不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人要常存敬畏之心,要有“三畏”,即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而保持敬畏之心,就要做到“三不”,即不与,不终,不胜。

不与,北大有位教授解做“不参与”,不算确解。与之本意是给与,给还不是多给,一勺为“与”。引申出来,恰恰就是甩脾气,使小性子,道也附合侍才傲物者的本面。“一阔脸就变”,还有人做官则脾气长,自我感觉本事大的不得了,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不与,就是不能在权力等身外之物加持下迷失了自己,不能自我膨胀,有了三两棉花,就觉得该做个弹花匠。所以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不终,就是不知所终,不知回头。曾国藩祖父曾玉屏说的湘谚“晓得下塘,须要知道上岸”,算是最恰的注解。诗云,“弥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本色易改,初心难终。这也符合人之常情,比如“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恰是贫贱之时常说的,常见的是有钱了换老婆,官大了易朋友。只是,世道无常,风水轮流转,谁也难保证一生富贵,曾国藩说“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不知所终,不得善终最为可怕可怜。做人当晓得循常理,别忘本,回头是岸。

不胜,就是事知不足。人没本事不可怕,总可以学习,怕的是有点小本事就自夸,仿佛老天第一,他第二,甚至老天都是第二。有三句话说的好,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现在有个词叫“本领恐慌”,恐的挺好。人生白驹过隙,在有限的时光里,如何使用自己的生命,是为使命达成。就是要常存谦逊心,永保学习力,不胜终是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2、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青青田园阅读 3,694评论 1 26
  • 不能跳,可是小豆豆跳的义无反顾和理直气壮,在和妈妈承诺时也只说报纸和水泥不跳啦。也就是说其他情况还是要跳的。妈妈给...
    丽丽_8228阅读 153评论 0 0
  • 大雨磅礴的下,我心里却没有一丝不开心。下午,两点半。小伙伴们提着大包小包,出发去西安。 一路上,雨...
    哆哆妈_d35b阅读 384评论 0 1
  • 燕子每天一篇原创文章第036篇 聊到开心, 我说,你的开心,价值100万。 朋友说,不,开心无价。 我说,说无价,...
    燕子01阅读 697评论 0 1
  • [016]20170212邢倩倩 1,读书笔记 古代真正善于作战的人,先规划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可...
    邢倩倩阅读 2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