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沟通七大技巧
沟通属于软性技巧,在社交电商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微信运营的本质在于与用户的互动与交流,那如何在微信中做好沟通呢?在这里给大家总结7条社交电商所特有的沟通技巧,帮助各位楚宝更好的进行微信沟通。
1
语气助词要慎用
微信沟通时,大家经常会带一些语气助词,比如哈哈、嘿嘿、呵呵、HOHO、等等,这里要思考的是,手机另一端的人看了这些词汇后,会有什么感觉?
有专门机构针对QQ聊天做过两次网络调查,一次为单选调查,一次为多选调查,调查标题为“当你的网友说下面哪个词时,你最想抽他”。
结果在单选调查中有64%的人选择了“呵呵”,在多选调查中有40%的人选择了“呵呵”。“呵呵”这个词高票当选,也就是说当我们和QQ好友不停的说“呵呵”时,有大部分人会不高兴的,同样微信也是一种IM工具,如果频繁的使用“呵呵”,对方也会不高兴的。这个调查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如果在和客户沟通时用错了词汇,会让对方有不好的感觉,那我们的最终目的绝对是达不到的。熟悉的朋友之间使用这些词汇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作为商务沟通,招揽客户则肯定不合适。
2
图片表情要慎发
表情是大家在聊天中最喜欢用的元素之一,一个恰当的表情能够起到调节关系、缓和气氛的作用,但同语气助词一样,不适当的使用表情,同样会使别人产生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所以大家在用表情时尽量不要用那些可能会引起别人抵触情绪、让人反感或是降低自己形象的图片,一些低俗的图片更是不能用。
3
聊天速度要适当
在微信上沟通交流时,主要通过打字进行,这就涉及聊天速度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本着“就慢不就快”的原则。
比如对方一分钟打20字,而我们一分钟能打120字,这时候就要迁就一下对方,按照对方的节奏交流,否则对方跟不上我们的思路,会使得沟通产生障碍。
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对方有话说不出来,只能看着我们滔滔不绝地打字,感觉会非常难受。除了聊天速度外,还要注意回复速度,回复对方的速度要适中,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
比如对方问了一个他认为很重要的问题,那即使我们知道答案,也不要马上回复,否则对方就有可能会感觉我们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敷衍了事。
4
称呼称谓莫乱用
中国人非常讲究称谓,所以使用称谓要谨慎,不能乱称呼别人,或是称呼中带有贬低的意思。例如,在称呼别人时,不要用“小”字,如小王、小路、小李、小霞之类的,因为“小”字通常是长辈称呼晚辈,或是上级称呼下级时才使用的。
除非对方的名字自带“小”字,或是对方主动让你管他叫小×,一般对于不熟悉的人,称呼×兄、×大哥、×总是比较恰当的,且不容易出问题的。
5
字号字体莫乱
微信沟通时,有些朋友不喜欢默认字体,于是就乱改一通,比如改成大红大绿,火星文等。但是愉悦了自己时,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比如很多人喜欢绿色、黄色,但是这些颜色的字在手机上会非常刺眼,让人感觉不舒服。
再如火星文等个性字体,阅读起来比较吃力,而且还会显得比较幼稚。所以轻易不要修改默认字体,虽然普通,但是却是大众最习惯的。
6
回复要及时
顾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来一条信息,对于他此时来说肯定是希望你最快的速度回复他,解决他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回复,这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如果顾客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接到回复,就会感觉你对他不够重视,甚至对公司产生不好的印象,可能直接导致这个客户就失去了,所以回复一定要及时。
7
注意礼貌要客气
微信交流时只能看到文字,无法看到表情。所以不管你在交流时的内心如何感受,对方都看不到,只能通过文字来感受。所以聊天时要注意语言规范,不能说一些不友好的话,或是让别人误会我们在轻视、侮辱对方,这样才能保持沟通的顺畅。
沟通时多用“你好”、“您”、“请”、“谢谢”等这些词汇,它们会产生很神奇的效果。
以上就是微信沟通时的7个注意事项,总结起来就是:在交流过程中,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多尊重对方,只有我们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我们;只有我们多为别人着想,别人才会多为我们着想,这样我们与客户之间才能产生良好的关系,才可以助力我们快速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