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与传承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和面对的,尽管人们都知道这个事实,然而在面对亲人离开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悲痛万分,久久不能释然。

    今天,是婆母离开我们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每每头脑中升起婆母音容笑貌的画面,内心还是不能相信这是事实,总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内心还是有一份难过,情不自禁的会黯然落泪。

    在我最初的记忆中常常听到爱人说婆母是特别能干,特别勤奋持家的人,比一个男人都还能干。在爱人话语的表达中也时常衬托着一份自豪感。那时候家里养的大客车,听爱人说几乎每天婆母都是凌晨四五点就起床给车加水,操心车出发前的相关事宜。听到爱人常常这样说,我心里对婆母也是升起敬佩和恭敬之心。

    后来,我第一次见到婆母时是2001年,那次婆母来家里,那时,我正怀着儿子,看到婆母果真是说话,行动都是干脆利索的人,朴实中透着世界上形容妈妈的慈祥与温暖。此刻,内心升起婆母常常对我们的叮嘱“做人,要勤快,脚踏实地好好干,把家经营好……”

    在我心中,婆母是一个慈悲、乐观、豁达、爱笑、慈祥的人。就在这几次给婆母过期数时,听到哥嫂们在分享着婆母在世时的一些故事,婆母常常都是笑呵呵的,有什么东西都喜欢与邻人分享,在过去那么艰难困苦的年代看到穷苦的人就热心施舍,也常常可以去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事迹,……哥嫂们哪里是在分享婆母那些过去的故事呢?这是见证着孩子们已把母亲的那些优秀品质刻骨铭心,并会代代相传下去,这就是家族气息的传承,这就是家风的传承……

    就在此刻,我的耳边又响彻起婆母常常那爽朗清脆的笑声………那笑声中传递出简单、宽广、博爱的磁场,让人听到那笑声当下就完全忘记烦恼,体验到幸福快乐的感觉。虽然这些年和婆母在一起相处的时光不多,可是,就那为数不多的见面与相处,也让我深深的喜爱并相信婆母身上散发出的这些人格魅力。因为一个人身上散发的能量场就是最好的见证。我也坚定铭记于心,让自己在自己的生命中去学习,去把自己也活成像婆母有这样精神品质的人。

      就在婆母下葬的那一天,我特意走上前去细看婆母的墓穴,头脑中不断的浮现出婆母那生动而又活泼泼的音容笑貌……内心也一遍遍的问自己:这是真的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于这尘世中了……从此,再也不见。尘归尘,土归土了。生命透由父精母血来到这人世间,最终又回归于尘土,生命即是这尘世间的一粒粒微尘……然而,我又不仅感叹的问自己:这些年一次次见证着身边人的离去,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婆母走了,离开了我们,可她却永远的活在了我们的心中,是她在这一生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躬亲示范、给子孙们耳濡目染的福德示范,是她德高望重的优秀品质永远的印刻在子孙后代们的心中……就在那一刻,我笃定的相信并见证了婆母并没有走,她只是完成了她的使命,她把她最璀璨的一颗心留给了我们,她就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永远……

    亲爱的婆母,您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离开了我们,您的品格也如同着九月盛开的菊花,高雅,富贵,顽强,微风吹过…您把淡淡的清香慢似悠悠的送入人们的胸怀,使人在万物凋零,寂寞空旷的时节心旷神怡,百般柔爱,这淡淡的清香正在唤醒着人内在的生机与力量……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

儿媳:张晓芳

2022.10.29日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和面对的,尽管人们都知道这个事实,然而在面对亲人离开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悲痛万分,久久不能释然。...
    如是觉听阅读 87评论 0 0
  • 季节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很快,就要到白露了,那是福州人说是要吃龙眼的季节。市场里、街上的商摊上,也能时不时见到龙眼的...
    山深闻鹧鸪_lm阅读 1,369评论 0 0
  • 1、夜 静悄悄 文/独狼 夜色 静静的流淌 带着忧愁与凄凉 在苍茫中述说悲伤 孤独的举杯邀明月 把痛楚的老酒品...
    獨狼_e156阅读 1,692评论 0 0
  • 生活咏叹调 沈默/文 (1)一定是我杜撰了那片梦境 (一) 他们说,怀旧也是一种力量。 那天...
    谁是阿默阅读 1,876评论 0 3
  • 第一章 从监狱里走出来,天空蔚蓝,白云如絮。风撩动着,我平静的心如湖水般泛起阵阵涟漪。 走吧!走完这段路,你将是我...
    百相怪杰阅读 8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