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灵性的老师
-----读《教育让希望重生》
钟杰老师的文章,读起来非常有趣,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如果只有故事性,还不是一个好文章。钟杰老师能够让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她的教育理念,这是非常的难得。最让我喜欢的,还不是上面两个方面,在于钟杰老师的的文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真实性。读完《教育让希望重生》
,我心中对于,“好的文章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有着跟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让我的教育理念有所更新,更多的是让我的写作有了努力的方向。写得好,必须要做好。写作只不过是把做好的事情,就如摄像机一样记录下来,在做一个后期的加工而已,最后的影视作品就是我们的写作成果。
钟杰老师在《送给孩子的见面礼》中说了几句话非常的漂亮,是所有老师应该记住的,并且身体力行的。“不管出什么事,你都要相信我在你的身边,我一定会帮你,我始终跟大家在一起!”。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老师的责任,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老师。当老师说出这句话时,学生心里一定是感动。“我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要有尊严地坐在这个教室里学习。”这句话做起来何其难?我们早已被成绩绑架,扪心自问,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有尊严呢?这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师生之间只有彼此成全,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两败俱伤的师生关系只能说明师生都已经不把自己当人了!”
有几人能够理解彼此成全?彼此成全背后就是一种平等。营造彼此成全的师生关系,会让我们的教室减少恐惧,多一点温馨。
每一学期开学,学校大会小会要求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规划。很多班主任把班级文化理解成为简单的在教室粘贴一些励志的字画和班级要求。其实班级文化还有很大的内涵。我喜欢钟杰老师写的“班级文化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话一时半会儿复制粘贴出来的,而是一步步慢慢做出来的。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灵才会得到滋养,灵魂才会得到陶冶,他们的精神世界才会成长。”班级文化不仅是粘贴,不仅是为学校检查而做,还要为学生的精神世界负责。
我们一直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没有班级归属感,越来越……钟杰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如果你想让你的学生热爱自己的班级,你就让他们做事吧!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你就和学生一起没事找事吧。还有,如果你的学生满身的负能量,自己给自己贴了不少的负面标签,还是让学生做事吧,从力能所及的事开始吧!”看来,我们只让学生做试卷,被题目,却没有给学生其他成长的机会。原来,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变得懂事,变得成人。老师不应该剥夺每一个人孩子做事的权利。
教育已经扭曲到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步,为了职称,为了荣誉,老师之间尔虞我诈。教室之间的传帮带早已只是历史。钟杰老师的“作为中年教师,必须要有保护年轻教师职业心理的生命自觉!”可以看出钟杰老师的大格局,对于我们很多的中年教师也是一个提醒。老师的使命不仅是对于学生的负责,还有对于年轻同事的爱护。
我们一直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育,越来越不懂这些孩子。不是孩子难教,而是我们从来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视界,从来没有孩子的世界。钟杰老师在《所有的结果都跟你的生命状态有关》一文中说,“老师只有把自己置于孩子的世界,学会用他们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他们的语言系统表达这个世界,才能唤醒他们沉睡的灵魂,才能激活他们心中的无敌战神。”这不是我们困惑的解药吗?
我喜欢钟杰老师提出的“好孩子是熏出来的。”钟杰老师给出了熏得办法,“熏的过程就是必须要有落地的做法。开发课程,每天坚持8分钟,一天熏不好,一周,一周还熏不好,就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定可以撬开孩子的心锁,孩子的心中就敞亮了。”这个让我也想到了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原来很多孩子的问题,不能够靠命令强压。还是慢慢的熏,让孩子的心灵之门自动打开。
钟杰老师在“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主力人的成长”这一辑中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吃零食班主任该怎么管?”,文中的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方式值得班主任学习和借鉴。最有创意的还是“把被动倾听者变成主动输出者”一文,考试宣传,老生常谈,早已没有新意,钟老师去做到了。这让我觉得,任何时候,思维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认为老师不仅负责本学段的好坏,好的的老师会为孩子的一生负责。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为了所谓的成绩,不惜“杀鸡取卵”,孩子在一次次考试训练和考试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能力。其实正如钟杰老师所写“没有什么比保持孩子的上进心更重要的”。我认为好老师应该像钟杰老师所说,“既要考虑他们的现在,也要放眼他们的将来,要给孩子留后劲。”
我喜欢钟杰老师所说的,“不抛弃、不放弃!哪怕你跌倒谷底,我都要赐予你绝地反弹的信念和能力!”“班主任,就应该是一个造梦高手”“即便全世界的人都不相信他们身上有优点,我也是相信的!他们的成绩虽然没有突飞猛进,但他们每天都进步!他们虽然沉睡多时,但经过我一唤,都醒来过来。他们虽然耽误了成长,但最终没有错过成长!”
钟杰老师的《教育让希望重生》,值得拥有,随时随刻的翻阅,都有一种正能量充满胸膛,让教育之路走的更远,更具有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