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宝之后,生活一下子焦头烂额起来,每当处于累到崩溃的边缘,大宝还拖拖拉拉不好好吃饭、不愿意睡觉的时候,我的火气总是蹭得一下便冒了起来,怎么压都压不住,最后的结果,必定是以对孩子发一顿火收场。
前几日的晚上,经历了又一次不耐烦地把孩子拉上了床。在孩子睡着之后,我也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开始能够不掺杂任何情绪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我为什么会对孩子发脾气?
我对孩子发脾气,一般都是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累,一种是忙。我是属于偏虚弱的体质,生孩子之前,爬个二层楼梯,都要喘一会儿。怀老二的时候带着老大到处玩,好了一些,但是也很容易累。如果累到了极致,即使身体能强撑着,心理也撑不住。这个时候,老大如果还是吃个东西、喝点儿水、画会儿画、看会儿书地循环折腾,就是不睡觉,我一般不会细声细气地一遍一遍说“到时间了,我们睡觉吧”,都是直接上来就吼“都几点了?你到底睡不睡!”
另一种情形就是忙。当你抱着老二在哄,婆婆问晚上做什么菜,老大不停地叨叨、要求回答问题、要求看他刚摆好的玩具,老公又眼睛钉在手机上拔不开时,亲爱的,你是什么感觉呢?我只知道我自己烦的想让所有人闭嘴。
我失控的情形,都是在身体条件已经不足以对心理形成支撑的时候,只有吼出来才会让我感觉好些。
面对失控我该怎么办?
失控吼完孩子后,我的情绪暂时得到了发泄,但是过后,总是会后悔,觉得不应该对孩子吼,所以我开始进一步的反思,如何减少情绪的失控。
1、不在相互对立中增加自己的愤怒
前几日外出的时候,老大一直跑啊、跳啊、围着我们转圈。因为在市场上,四周人和车都很多,我警告他,只会老实两分钟;拉着手,甩开不让我碰。最后,孩子他爸采用了一个好方法。玩了一个小游戏:闭上眼睛,让爸爸妈妈牵着手走,爸爸妈妈会随时提醒哪里有车、哪里需要直行和转弯,看宝宝能不能在只听到提示、不睁开眼睛的情况下,安全走到家。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常好,老大一直牵着我们的手没松开,偶尔听到提示的时候还会半眯着眼睛看一看。听到前面有坑的提示,半眯着眼睛一看,原来真的有,立刻发出一阵大笑。回程的路就是在一片笑声中度过的,比我们去的时候不停地催促、警告、烦躁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如果怎么说孩子都不听的话,不妨采取游戏的方式,说不定会收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呢。
2、提前预估会发生的状况
每次当我对大宝说“要睡觉了”,他便开始了各种状况,“我饿了”“我想喝水”“我们读本书吧”“我的画还没画完呢”,然后我就只得忍着脾气陪他一样一样地去做。或者是忍不住脾气,吼一顿把他拖上床。后来我反思了一下,把他可能会发生的状况都预设到,在睡觉前半个小时都做好,他没有理由了,只能睡觉了。
做好时间规划,想好会发生的状况,提前规划。
3、保持充足的精力去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如果有一天工作特别多,晚上回家很累的话,我都会想办法给自己半个小时的放松时间。让老公看看娃,自己在床上躺一会儿;或者适当延长一下泡澡时间;如果老公也不愿意看的话,就把娃往他怀里一塞,借口上厕所。或者是玩不费体力的陪娃游戏。比如说大宝喜欢玩下雨的游戏,我和孩子他爸撑个床单当挡雨帘,大宝和小宝一起趴在下面躲雨,我们只需要老老实实当个支撑杆就好了。陪娃是个体力活,必须自己想办法适当的放松,自己休息好了,才有精力去面对新一轮的鸡飞狗跳。
适当给自己放假,让自己精神饱满,这样或许就更有精力对抗自己突如其来的火气。
4.让孩子的情绪平稳下来
想必大多数妈妈会有体会,在孩子大哭大闹、大吵大叫的时候,我们也很难保持平静,那么,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包容孩子的情绪。孩子因为生气而大哭的时候,我们要先保持平静,温和地对他说“宝宝,我知道你很生气,很难过,难过就哭出来,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孩子是会感受到父母的情绪的,我们是平静的,他会从我们这里得到支持。
其次,给情绪命名。我在韩大爷的早分享中,听到了这样一段话,觉得非常好,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让情绪流动起来的能力,其实是童年、青春期发展中应该习得的一项重要的认知任务。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学着社会对于情绪的命名,学着辨别自己内在复杂而瞬息万变的感受,学着把感受变为语言。一开始可能我们的表达很困难,能够用语言表达出的仅仅是感知到的万分之一,而且所使用的语言也偏模糊、笼统、不精确、短。逐渐的,我们能够准确捕捉到更多层次的情绪情感,所使用的语言也更丰富、精准。
我们要试着,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去告诉他们正在经历的情绪是什么。情绪是很抽象的,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说,这个时候可以来借助绘本。《我的感觉》系列,是很不错的一套描绘情绪的书,可以读给宝宝听。
我们要包容孩子的情绪,要帮助孩子去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其实好多时候,在治愈孩子的同时,我们也治愈了自己。
做父母是一门功课,我们都是在慢慢地摸索中,希望我们都能在和孩子的磨合中越来越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