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顺丰小哥打电话,我说,发几本书,你给我拿点快递单,袋子,胶布。
他问,气泡垫需要不?
我说,不用,我自己买了带气泡膜的文件袋。
没多大会,小哥骑着三轮车嗷嗷叫地来了。
我说,东西放这吧,两三天之内,我弄好之后,到时候给你打电话,你来取货。
他说,好嘞,感谢您使用顺丰快递。
恩,这个‘您’字用得不错。我故作深沉地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你可以走了。
这回,王小二装逼装大了!哈~~
调侃一句,需要寄东西,打个电话,顺丰的师傅,随叫随到,真跟遛狗似的~~
我的意思是,人家顺丰的服务,的确好。迄今为止,快递行业里,顺丰依然属于第一梯队。
稳居第一~~
四通一达,属于第二梯队。
全峰,优速,天天,国通等,属于第三梯队。
第一梯队,对第二,三梯队是碾压式的。换句话说,二三,很难超越一。
就说,那个‘您’字。
你指望能从圆通快递员嘴里说出来,比登天还难。
四通一达,普遍存在的毛病是,自大,势利,自以为是。
当年,我日发几百单,上千单的时候,他们开始来找我谈合作了。在此之前,日发几十单的时候呢?
找他们谈价格,死活不降价。
我这个人拧巴。我找你谈价格的时候,你不给面子。角色反转的时候,对不起,我不合作了!
后来,我跟其他快递公司合作,基本上,3块5,4块钱,发全国。
三公斤以内!
这个价格还不算最低的。
我听说,广州那边的韵达,圆通,天天,对于超级大的客户,给的价格也是超低的。
2.5元发全国~~
我说的超级客户,是指日发几千单,一万单以上的。
这样一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淘宝上9块9包邮的产品,商家仍然不会亏钱了。
比如,一件短袖,9.9元包邮……
话说,广州那边工厂生产的短袖,很多都是论斤称的哇!据说,十几块钱一斤…….
有俱乐部成员私下问我,二子,给我们发书,用顺丰,可划算?
我懂他意思~~
当然,划算啦!
我这个人比较懒,顺丰,恰巧能满足我的要求。基本上,发出去,就不需要我操心了。
其他快递呢?
我还得跟踪物流信息~~
说不准,快递小哥一声不吭地就把包裹放在门卫,或者某个超市了。我不知道,收货人也不知道。
等收货人联系我的时候,说,没收到书。
我还得打电话联系,多麻烦~~
可能,还是我这个人太懒了的缘故。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若是花点钱,能节省时间,肯定要花钱。
时间,永远比钱重要。
你这么去想,钱,这个东西,八辈子都挣不完。历朝历代的老百姓,都在挣,挣完了吗?
没有~~
往后数几百年,那时候的人们,依然会在挣钱。
所以,钱,永远都挣不完。但是,时间,不一样,过了今夜,昨日将不复返。
如果,花1万块钱,能把6月2号买回来,我坚信,很多人会眼都不眨地去付费。
如果花10万块钱,能把5月份的时间买回来,我坚信,付费的人,得排队。
理解不了?
你这么去理解,等老了的时候,患大病的时候,动辄手术费几十万的时候,不就是在花钱买时间吗?
有的时候,仔细想想,人类文明发展,表面上,是在提高效率。其实,本质,就是在跟时间赛跑。
同样的时间,干更多的事儿~~
比如,交通工具。
几百年前,老徐环游中国,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现在呢?
可能只需要一年,甚至几个月。
远了不说,过去,从市里到俺村,骑自行车,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呢?
二三十分钟。
大大节省了时间~~
所以,买交通工具的本质,就是,花钱买时间。
这两年,流行叫外卖。其本质,也是一样的。
有心的读者,一定会记得,三年前,我就谈过本地外卖的事儿。那时候,本地几乎没有什么外卖业务。
但你看现在,满大街都是美团,百度外卖的小哥。
三年前,我为什么敢妄下定论?为什么敢吹牛,说,要不了几年,本地的外卖业务,将会出现井喷现象。
很多东西,大城市就是风向标。就是,很多新的事物,都是由大城市慢慢地向小城市扩散的。
远了不说,就说说本地这几年流行的生煎包。在上海的时候,我经常吃哇。
上海的小杨生煎,名气比较大~~
还有,麻辣烫。
我跟大伙儿提醒下,在2006年或07年之前,淮北本地是没有麻辣烫的,或者说,很少有。
我记得,当时,在马鞍山,我跟同学说,这个东西,我们本地早晚得流行。
后来,果然验证了。
这些东西,可不是王小二瞎吹的。在我的本子上,都有记录。
这么说吧,王小二除了在网上发文之外,我还有一些纸质的日记本,每天实时记录看到的事儿。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身上常年带着一个小本子,一支圆珠笔,无论去哪。就是,为了方便记录一些偶遇的事儿。
要不然,哪来那么多素材?
你知道,王小二的脑子,其实,并不怎么好使……
纸质日记本的记录,也不是乱记录的,也是分几条主线的。比如,历年来,本地人穿衣习惯的变化。
比如,饮食小吃的变化。你们喜欢吃的汉堡,正新鸡排,花甲,板栗饼,在我的日记本上都有记录。
再比如,交通工具的变化。像本地公共自行车开始出现的时间,本子上也都有记录。
大概时间吧~~
当然,有的时候,在洗浴中心或会所门口,也会记下几个车牌号,时间,车的颜色等信息。
甚至包括一些车贴的内容:别看我,看路……
这些,都一一记录在册~~
也不是刻意地去记~~
比方说,跑步跑累了,恰巧在某个洗浴中心,某个会所门口停下休息了,我会顺手把车的信息记录下来,你懂我意思吧?
没啥恶意,就是个习惯,而已…….
扯远了,回头说说外卖的事儿。
我们家经常叫外卖,主要是,我和丫丫都太懒了。冰箱里,除了酒水饮料,水果之类的,几乎找不到什么菜。
问题是,平时,我们也不做饭哇。除非,我娘来我家的时候,顿顿亲自下厨。
我娘每次来的时候,总会大包小包地,把冰箱塞满,完了菜篮子里,还有一堆。
每次打开冰箱,我都有种错觉,我们家,富得流油……
我娘的意思是,外面的饭,咋都没有家里的饭菜好吃。
丫丫点头如捣蒜,道,是的,是的,是的。
我倒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外面的饭,就是比家里的好吃哇!你想,专业的厨师,咋可能比不上你一个家庭主妇呢?
外面的饭菜,大料多?
家里的饭菜,大料也不少哇~~
当然,这要看什么菜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专业的厨师做饭,配菜,配料还是相对科学的,相对讲究搭配的,根据各种菜的属性,脾性。
前段时间,我娘还说,等以后,挪到市区住了,就开一家小饭馆,或农家乐,她亲自下厨。
让我爹打打下手~~
我娘的底气在于,自认为烧的饭菜,好吃。
我推测,多半,得关门大吉。为什么?
所有的农家乐里,聘请的都是专业的厨师。农家乐,只是个噱头。饭菜的做法,该是怎么样的,仍然要怎么样。
指望,一个家庭主妇当大厨,饭店早晚都得歇菜。
夫妻店,肯定不行。除非,夫妻,至少有一人,是专业厨师出身~~
你要坚信,专业的永远都是专业的,它永远都碾压业余的。
我记得以前,有个狗友,就要开饭店,也要亲自下厨。我就纳闷了,你们的底气,都是从哪来的?
他说,豆芽+粉丝+猪肉,这道菜,我最拿手。
这我承认,当年,王小二还是光棍的时候,几个狗友来我家聚会,这哥们露了一手,的确好吃。
但是,除此之外,就再也做不出一道像样的菜了。刀工也太差,切出来的土豆丝,跟手指头一样粗。
你要知道,切土豆丝,是厨师入门级的刀工!
后来,这个哥们去搞网络了,搞了一个棋牌类的网站。
赚钱不?
的确~~
这里面的内幕太多,不能多说。
总之,去年的某一天,我们在徐州某饭店吃饭,我就明确地表达了我的观点:见好就收。
他说,正在盈利,心里不甘。
我说,这个东西,我不能多说。要不然,你多半会认为王小二眼红,心里使坏。
他说,没,没,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你容我再想想。
后来,他没有收手,直到被相关机关找上了门。据说,被罚了80多万…..
相关机关根据账户的流水,开的罚单。
问题是,流水中的一部分,是托儿。这类网站具体的门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但,实际上,那哥们一共才赚了50多万,一年的时间。再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卖房子吧。
这都是真人真事。
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佩服钱总的。就是,在我环游中国的时候,送给我5张加油卡的家伙。
后来,我在219国道上苦逼地骑行的时候,钱总又给我转账了一万块钱,说是支持下偶像,路上吃好喝好。
我假装生气,你啥意思?看不起兄弟,是不?
客气了几句,慌得收下了……..
钱总这些年,的确有点膨胀,膨胀得厉害。想想当年,他刚大学毕业,找工作,到我们那里面试,简直屌丝一枚哇!
我去过他租的房子,乱得一笔潦倒~~
那个时候,我对他还是比较照顾的。本来,我抽10来块钱一包的烟,你没钱抽烟,是不?
那我改抽7块钱一包的红塔山好了~~
就是把一包烟的钱,分开,买两包,你一包,我一包。吃饭,没钱,是不?
那就一起吃泡面吧!
后来,我从杭州回淮北了。据说,小钱也不做了,回老家永康了。
这家伙,前年炒股,捞了一大笔,人家是在股票暴涨的时候,突然不玩了。
这一点,看似很容易,是不?
甚至,很多人也会说,换作是我,我也会收手。在假设的前提下,你总是有原则,总是很淡定。
事实上,你真的高估自己了,真到了那个节骨眼,99%的人都做不到。
有的时候,我就特别感慨,像小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干大事的。
不得不承认,我低估这帮子90后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