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信任共识

市场经济学的基础建立在资源稀缺这个事实上,由于人的需求是无止尽的,也就决定了资源稀缺的状态是不可更改的。那么为了满足需求,我们不得不去和外界进行交易,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只要发生了交易,就会产生交易成本,成本不仅仅包含看的见的金钱成本,还包括看不见的时间等成本。不过所有成本中信任成本是最高的,信任也是产生交易的前提。

设想一下,你要和一个陌生人进行交易,你会怎么办?

1、现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你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你们需要协商一个交易时间和地点,在规定的交易时间到达交易地点,并且别忘了带上交易的物品。假定物品体积小,那你可以随时携带着;如果很大呢,那你还得租个运输工具运输;如果物品很贵重呢,那也许你需要请几个保镖护航了。因为缺少互信的基础,担心交易失败而选择现场交易引出的信任成本可能大大超过交易品本身的价格。如果现场对方出老千呢,可能血本无归。

2、找个双方都认识的人,依靠双方之间的信任基础进行交易。我可以不信任交易的陌生对象,但是我和中间人是熟人,我信任这个中间人就好了。这样通过第三方我们顺利完成了交易。但是中间人进行交易撮合也就是看不见的信任成本了。如果中间受不了诱惑卷款跑了呢,还是可能血本无归。

3、找个信用评级S+的公司或机构,通过可信第三方机构进行交易。目前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交易是采用这种方式。如今的中心化机构通过政府或者集团公司的背书,把所有价值转移的计算都放在一个中心服务器中进行处理。其中一定会涉及人的参与,由于人既有自私的也有不自私的,有贪婪也有不贪婪的,往往会使得整个系统变的不那么可信。当失信的利益超过代价时,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没有信任也就不会存在交易,由此可见信任的代价和成本是多么的高,目前几乎也不存在绝对的可信任的对象。

区块链技术就这样应用而生,它可以在没有第三方信任背书的情况下,在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上进行远距离的价值转移。全网中所有授权者参会与这都保存着一份完全相同的账本。既然是去中心化,那就没有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操作者可以去篡改数据,任意修改都会被发现并丢弃。同时任意参与者都可以查看所有交易数据,这种公开透明的特点完全避免了篡改的可能性。

虽然理论上说当一个人拥有超过51%的全网算力时就可以进行数据修改,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整个链运行的时间越长,交易数据越多,所需的算力是不断增大的,想拥有这么大的算力的成本会越来越大,甚至是不可能的,当成本远大于收益时,是没有人会选择这么干的。哪怕存在着极端情况,有人用超过51%的算力对全网进行攻击,这种不可靠意味着区款链会失去信任,这种失信也是区块链信任共识的最后信任基础。

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福了,随着区块链的快速发展,未来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易完全不受限于是否对方可信,价值的流通也会越来越越高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伟大的开拓者-比特币 1) 比特币产生 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表了一...
    金子_c38e阅读 7,428评论 0 18
  • 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应用 1 伟大的开拓者-比特币 1) 比特币产生 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
    yrm23阅读 6,479评论 0 23
  • 170202@D30.感恩冥想 *佩诗* 。深深的感恩慈悲伟大的佛陀 。感恩金刚智慧和慈悲伟大的圣师教授我们这个终...
    AllisonSim阅读 166评论 0 0
  • 在近几年很流行的游戏里有一个好友的名字叫“夜行人之铲车有梦”,两个赛季,上赛季黄铜四,这赛季我遇见他的时候黄铜五。...
    作家鲁讯阅读 218评论 1 1
  • 文字如图
    夏冬生阅读 2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