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集】以吾少年意气,守盛世之中华

教育科学学院 23学前本 蒋元维 2823404015

“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这是陈祥榕烈士生前的战斗口号,也是无数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爱国情怀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爱国是一种深情的眷恋,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北风光,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从“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奇峻山峰,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奔腾江河。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这种眷恋,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时,心中始终装着祖国的模样,听到国歌奏响时,泪水会不由自主地涌上眼眶。正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所写:“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那份对祖国大陆深深的思念,跨越了时空的距离,触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弦。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对国家尊严的捍卫。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南宋末年,文天祥兵败被俘,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他宁死不屈,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展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尊严的坚守。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但中国人民从未屈服。林则徐虎门销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捍卫国家尊严的决心;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驾驶着致远舰毅然冲向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悲歌。在当今时代,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依然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当面对国际上的恶意挑衅和不实言论时,我们要坚定立场,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的尊严。

爱国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对国家发展的担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无数海外学子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到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二十多年,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发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伟大事业,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问题。在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坚守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基层干部;无论是科技创新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还是默默守护边疆的解放军战士,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将爱国情怀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让我们以吾少年意气,守盛世之中华,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爱国华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