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党组织处于领导地位、发挥领导作用。加强基层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建是基层治理的政治保证。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头绪千条,需要找准方向,才能抓住重点,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在党集中统一领导下,明确主责主业,持续强化党建的政治功能。一方面,把政治功能放在首位。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展党员、服务群众的政治责任,这就要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政治功能放在首位,把握政治原则,坚持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意识,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另一方面,在服务中彰显政治功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党组织处于服务人民的最前沿,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重要延伸,这就要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始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放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
社区治理是最后的落脚点。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社区。发挥好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在社区治理中,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能力本领。在社区治理领域中,总结好相关经验,探索出一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效路径。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基层治理的工作目标,更是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试金石”。我们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纠治沉疴痼疾、推动向前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