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不代表能力,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很爽的,但这只存在你的大脑里,而不体现在你的行动上。能将知识运用出来,发挥出来的才叫能力,也就是说,使一个人愈发有价值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而能力代表的又是行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过了不少书,却比以前更眼高手低,而有人虽然读的少,但拥有极强的行动力使他一直在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如此可见:①学习了知识不代表拥有知识,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②读书还是应该全面,要读的一些使人进步的书籍,还应该是那些晦涩枯燥的教材书。
将科学工作者与文人都比作是知识分子这是不同意的,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正如几天前所想的,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流派,心与理的天然对立。
诚意,诚心,至诚。
诚在我们的身边可以是守信,守义的象征。也可以是衷心,发自内心的感慨。还可以是,正直,老实的形容。即便过去了上千年,诚这一词的主基调还是正能量的。而且将来讲去依旧离不开两个字:“信”和“义”。精诚之心,金石为开。以诚待人等等。所以,诚一意放在当代依旧属于君子之为。
西方的智者有一股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把自己往聪明里弄的劲头儿。为了变得聪明,就需要种种知识。不管电磁感应有没有用,我们先知道了再说。换言之,追求智慧与利益无干,这是一种兴趣。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有最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