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来的这几年,一个人待着体会到了许多不曾有过的感受。尤其是今年的自己,会莫名感觉到一种自然的力量在自己的身体里流动。未曾刻意学习过心流方面的知识,偶尔在经历中听到过这些词,也是很早之前的事了,当时不曾把它放在心上。可当我在这个年纪再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思想时,仿佛能很顺利的把它与这个自然连通在一起,或许是年龄赋予我唯一的收获。
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一些难解决的问题,无论怎样焦虑,都无从下手,脑袋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头绪,别人问及时,只能尴尬的说“还没有任何想法,不知道怎么办”。可当我静下来处于放松状态时,想法如泉涌,不停地奔流而来,抑制不住,一个接一个。后来发现自己身体的这个特点以后,时常会在最有感觉的时候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既不觉得枯燥乏味,又不感觉疲累,两全其美。
了解了自己的身体以后,也经常会适当的给自己的工作叫停。
在4.8日研修共同体要求提交教学设计时,眼看时间在一点点过去,但我似乎一点不未此焦虑。因为在这个节点之前,我被安排了很多工作。忙着上课,培训,质量分析,阅卷,各种事情像小人集合一样占满了我身体里的所有空间。但总想尽其所能做好每件事,将他们一一安放到合适的位置,所以就给这些事情排列了次序。倒不是那一件事不重要,只是需要认真的琢磨思考,想要在自己充分静下来的时候去安排他们,这样自己不混乱,每件事也都会在经过精心雕琢后回到自己该去的位置上也会很开心。
4.8日下午下班前,忙完了其他工作,着手教学设计,加班到十二点,才只写了一部分教学设计,本想一鼓作气写完再休息,不过当时身体给大脑的信号是“我该休息了,明天早上之前必须完成”。理智努力抗拒着这样的想法,想继续坚持写完,似乎身体已提不起了兴趣,思考的能力下降,效率逐渐降低,于是果断放弃,不再做无用的挣扎。
类似的情况,在上周也曾出现。当时周五,迫于压力想提交简书的内容,好几个话题非常的不错,但都起笔无下文。原因是我为了写而写,结果这种东西好像逼孩子学习一样,越是想要,越反抗,它反而更没了灵感,思来想去,没有内容。
在对于自己所做所思的关注中,渐渐发现所经历的事像引流一样,顺势而行。以前总会在自己思绪堵塞的时候,尝试拼命向前碰撞,一定要冲破阻碍,奔涌而出,然而一股脑向前时,出口太窄,反到堵个水泄不通。而现在慢慢学会了有序的排列这些事,稳着它该有的步伐有序前行,反而这些东西更加的通畅,不急不促。或许偶尔会有浪石要翻越,也能够把控好节奏顺利通过。这样的感觉比一直迎接很多东西堵在那里停止不前好很多。
很多时候,一些烦扰我们的事,之所以解不开,大概是心里空间太窄,无法让思绪保持畅通。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其实就好像一条河流,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不好的东西掺杂进自己这条河流中,使本来畅通流动的河水,变成了死水,经年累月无人替它疏通、清理可能会让这条河流变得腐臭。
千万个人聚集在一起,如同千万条河流一同奔涌向一片大海,途中定会有堵塞的时刻,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暗礁,绿洲等,这些也会将本该一起奔向同一片大海的支流分流到其他河域,但无论是流向哪里,都会是好的去处,也终将会汇聚到一起。只是在流经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事物不同。有的人可能经历的时空大雨滂沱的时日较多,提前流向大海;有的人可能遭遇久旱无雨的时日,流尽最后一滴水也无法抵达那片海;有的人的时空里阴晴不定,缓缓流淌,抵达大海时日漫长。
无论是怎样的环境,都应该尽可能掌控自己流动的方向,让生命的河流涓涓流淌,生生不息,努力奔赴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