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帝王描绘的品香图

梁元帝萧绎

中国历史上出了不少多才多艺的皇帝,除了大家熟知的建安时代的曹氏父子、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之外,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萧绎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相传,萧绎降生的时候,梁武帝梦见一个眇目(瞎了一只眼)僧人,手持香炉至金殿前,口称他自己要托生于皇宫。径直往宫里走。武帝醒来,就有宫女报告后妃生下皇子。萧绎生下便眇一目。武帝记起所梦,因为他很信佛教,所以对萧绎宠爱有加。

萧绎好文学,工书画,又通佛典,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五千年中国历史出现的数百个帝王之中,萧绎留下的著作最为丰富。连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也不如他博学多才,并且他是历代帝王中唯一留下作为诸子百家学说“子”部著作的《金楼子》,在中华文化历史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


《金楼子》

萧绎作品清丽自然,音调谐美,语言平易,但读来却清新可人,诗意盎然,比如这首广为流传的《香炉铭》。

《香炉铭》

苏合氤氲,非烟若云,时秣更薄,乍聚还分。

火微难尽,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熏。


铜香炉

苏合香的香气袅袅升起,似烟似云,又非烟非云,

倏忽飘缈的香气,时而浓郁,时而稀薄,时而聚集,时而分散。

香在炉中缓缓燃烧,阵阵轻风吹过,把一缕香气送到鼻端。

谁说品香关乎修行的功力,这是慈悲的日日熏染。


苏合香

苏合香始见于《后汉书》,云:“出大秦国。”从萧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南北朝时期,苏合香已经当作日常熏香的香料了。

在《金楼子》中,萧绎发表了自己关于香的见解:“扶南国,众香共是一木,根便是旃檀,节便是沉水,花是鸡舌,叶是霍香,胶是熏陆。”

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很好笑,但是这并非萧绎一家之言,在此期间的医学典籍诸如汉末的《名医别录》和南朝梁的《本草经集注》都将熏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列为一条,称其性“微温,悉治风水毒肿,去恶气”。

直到公元七世纪政府修《唐本草》中才指出沉香与它香并非同种。仅是将沉香同它香区分开来,古人便用了将近五个世纪的时间。而形成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沉香四结”即生结、熟结、虫漏结、脱落结的结香概念,以及生香、倒架香、熟香的状态概念则在宋代才见诸笔端,此时又过去了五个百年。将沉香作为经济作物,利用相对娴熟的技巧,有意识、成规模进行种植,则是元明两代才出现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十二月(公元518年1月),萧衍的七皇子湘东王萧绎纳妃。虚龄十岁的萧绎,在王宫中有模有样地迎娶大他...
    钧法崇是阅读 825评论 0 4
  • 《不说谎的人》 文/老舍 一个自信是非常诚实的人,像周文祥,当然以为接到这样的一封信是一种耻辱。在接到了这封信以前...
    大尉说说阅读 532评论 0 1
  • 北京梦之翼传统文化家塾 学子今日成长的力量 : 1,郑淇同学正心正念积极劳动,主动要求帮助同学,非常棒,加油。 2...
    梦之翼教育的简书阅读 163评论 0 0
  • 徐思瑶 盼望着,盼望着,国庆来了,八天的假期来了。 天空呈现出特有的色彩,万物都张开了睡眼,迎接新的气象,新的希望...
    七年5班阅读 28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