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出了不少多才多艺的皇帝,除了大家熟知的建安时代的曹氏父子、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之外,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萧绎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相传,萧绎降生的时候,梁武帝梦见一个眇目(瞎了一只眼)僧人,手持香炉至金殿前,口称他自己要托生于皇宫。径直往宫里走。武帝醒来,就有宫女报告后妃生下皇子。萧绎生下便眇一目。武帝记起所梦,因为他很信佛教,所以对萧绎宠爱有加。
萧绎好文学,工书画,又通佛典,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五千年中国历史出现的数百个帝王之中,萧绎留下的著作最为丰富。连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也不如他博学多才,并且他是历代帝王中唯一留下作为诸子百家学说“子”部著作的《金楼子》,在中华文化历史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
萧绎作品清丽自然,音调谐美,语言平易,但读来却清新可人,诗意盎然,比如这首广为流传的《香炉铭》。
《香炉铭》
苏合氤氲,非烟若云,时秣更薄,乍聚还分。
火微难尽,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熏。
苏合香的香气袅袅升起,似烟似云,又非烟非云,
倏忽飘缈的香气,时而浓郁,时而稀薄,时而聚集,时而分散。
香在炉中缓缓燃烧,阵阵轻风吹过,把一缕香气送到鼻端。
谁说品香关乎修行的功力,这是慈悲的日日熏染。
苏合香始见于《后汉书》,云:“出大秦国。”从萧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南北朝时期,苏合香已经当作日常熏香的香料了。
在《金楼子》中,萧绎发表了自己关于香的见解:“扶南国,众香共是一木,根便是旃檀,节便是沉水,花是鸡舌,叶是霍香,胶是熏陆。”
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很好笑,但是这并非萧绎一家之言,在此期间的医学典籍诸如汉末的《名医别录》和南朝梁的《本草经集注》都将熏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列为一条,称其性“微温,悉治风水毒肿,去恶气”。
直到公元七世纪政府修《唐本草》中才指出沉香与它香并非同种。仅是将沉香同它香区分开来,古人便用了将近五个世纪的时间。而形成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沉香四结”即生结、熟结、虫漏结、脱落结的结香概念,以及生香、倒架香、熟香的状态概念则在宋代才见诸笔端,此时又过去了五个百年。将沉香作为经济作物,利用相对娴熟的技巧,有意识、成规模进行种植,则是元明两代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