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

杨光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经历了半生沧桑,半生拼搏,人到中年,如同大多数中年男人一样,在生活夹缝中艰难求生。有着一个普通的工作,挣的工资用来养活一家老小,维系着正常开支之外,几乎没有多少剩余。他小心翼翼的生活,卑微地活着,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一家人的生活就会乱了套,没有什么生活保障,他甚至不敢想象。

杨光觉得四十多岁的年纪,生活也就这样的了。为了生活和家人的幸福,也曾尽力拼搏过,努力过。也只是混成现在的模样。他也曾不甘心,不服输,不愿向生活低头。然而生活却不还是这样不好不坏,工作上有了些进步,成为了公司的业务骨干,老技术人员,工资比原来翻了一倍,但也总赶不物价的上涨水平;孩子上学的教育费用开支。再加上父母年龄大了,也需要更多的照顾,自己不能亲自照顾,由兄弟姐妹姐妹照顾,自己也只好多出点赡养费,也是应该的。毕竟兄弟姐妹几个,谁家也都不容易。

杨光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善于交际,不擅长拍马屁,不会阿谀奉承,当然公司有什么好事情,好处,也难轮到自己头上,这也是他心里明白的事情。

杨光是一个梗爽的人,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情,也不愿违心去做,也学不来。他的道德底线告诉他,觉得出卖自己良心的事情不能做,违心的话,不想说,也不能说。他觉得如果自己做了,说了,就过不了自己心里这道坎。这是一个实在人的内心独白。

我们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的社会,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太实在的人,是会吃大亏的在社会上混。当然杨光也懂得这个道理,只是他不想,也不愿意那样做,这就是老实人的本分。他也知道自己这样的人容易被欺负,容易被伤害,但他却一直不愿意改变,当然也可能是自己无能为力做不到吧,要不,那世上咋还会有那么多的老实人,实在人存在。

其实我们也知道,一个要改变自己的本心,接纳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情,能够做到接纳他们,到后来的同流合污的过程是很难的,也是必要的。各行有各行各业的道,适者生存。我们踏上他们的船,就要接受他们的规则,否则就是要么入局同流合污,要么出局滚蛋。

杨光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他委屈求全,在单位小心翼翼的努力工作,低调处世,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还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同事,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尽心尽力,唯命是从。在单位,从不与他人抢功,劳。他的人生信条,是你的不必争;不是你的不用争,争也争不来。其实我们觉得也是这样的道理。

这道理也是适合很多事情,但在现实社会中,有时间也看到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看到一些人,利用不道德的手段,抢夺走了本属于善良本分的老实人应得的利益和好处,暂时让老实人利益受损。我们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还是希望多些正义公平的好领导,能多看到象杨光这样的员工的付出。别太相信那些能说会道,不愿意付出辛勤劳动的小领导、员工。留住那些默默为单位付出的好员工,才是一个单位,企业日益见长的事情。

为善者。福虽未至,祸已远亦。也许杨光半辈子做了许许多多的善举,帮助过很多人。也未曾换来福运。但一家人过得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健健康康也已是我们普通人的上上签了。

人各有志,只不过各不同。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心尽力的把自己的工做好,凭能力,技术,劳动挣到养家糊口的钱,工作顺心,人际关系融洽,家庭和睦,家人健健康康,儿女成才,夫妻恩爱。就是幸福的生活了。

杨光一家人,生活也许不富裕,工作也不是那么高大尚,有一颗知足的心,有家人的体谅和支持。生活过得也算是幸福美好的。

杨光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凡人,也没有太多的欲望,有一颗知足的心,有亲人在身边陪伴,支持,有爱人的信任和认可,包容,相互搀扶,理解和爱就是幸福快乐的生活。生活平淡,才是真。这是杨光向往的快乐生活,也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共同的心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