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时节

四月已至,天地清明。
清明,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这一天祭拜先人,寄托哀思。
清明节的初衷,不仅仅是用来怀念逝者,不仅是为了扫墓、祭祖,更是要追忆先人,心怀感恩。
也就是在这一天,我们懂得珍惜,悟透人生。
这次突然袭来新冠肺炎疫情,有3000多个鲜活生命永远告别了我们。
他们当中,既有被新冠肺炎疫情不幸夺去生命的普通群众,也有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不知动了多少人的情,湿了多少人的心?
也使得清明二字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伤。
如今又是清明时节,一样的雨纷纷,一样的行人匆匆,却再也遇不到昔日的故人,再也见不到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那亲切的话语……
失去的不能再来,拥有的要珍惜。
把握当下,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懂得失去,才能更好的珍惜人生;
活得幸福,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2、有一种爱,叫好好活着

心若向阳,方能守得云开雾散,春暖花开时。
好好活着,就是对先人最好的祭奠;
好好活着,人生才有精彩的未来;
好好活着,爱才会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逝世的同胞请安息,牺牲的烈士请走好。
3、清明让我们牢记根本
清明,让我们牢记我们的根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处。
清明,让我们学会珍重,学会选择,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可能。
让我们学会选择,学会爱,学会付出。
每一个因为爱、因为选择而逝去的人都应当被人怀念,抗疫中逝去的勇士,被瘟疫夺取生命的普通人,凉山、西昌的英雄们。
正因为你们的付出和牺牲,才让我们有了好好活下去的理由,为自己,为爱的人和被爱的人。
清明节,一个深重难忘的节日,让爱在痛苦中成长!
4、年年清明
以前不解,为什么年年总要讲一遍同样的故事。
常常对清明节有一个疑问:为何古人缅怀逝者,会选择一个草长莺飞、花繁叶茂、生机最盛的时节?
中国文化对‘生发’极为看重,无论是造物观也好,还是开物观也好,都是以‘生发’为核心。
因此,延伸至生死观,古人选择在‘清明生发之日’纪念逝者,不觉唐突违和,反觉哲思审视。
细雨纷纷,烟柳垂泪,行人断魂,是对逝者的缅怀;
万物生长,惠风和畅,天清地明,是对生者的祝福;
万物有灵,春发几枝,懵懂初醒,是对灵者的启示……
长大后来离开家,去到很远的城市工作。
为了过上好生活,加过班,熬过夜,拼过命,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奔波在各种社交场合。
常年漂泊在外的我们常常会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来、可以回哪去?
后来才知道,清明节,就是一个让你回忆起一切的节日。
它让你记起你的来处,记起你的祖辈,记起他们曾经也为生活奋斗过、努力过。
5、一切已经过去了
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到来的。”
现在,冬日的阴霾已经散去,春暖花开的日子已经到来。
我们要用充满哀伤的缅怀和反思,分担同胞遭受的痛楚与磨难;
用充满敬仰的感动和奋进,携手并肩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有人永远留在了寒冬,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迎来春天” 谢谢你们曾经来过,照亮了我们一整个冬天。
他们没有离去
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我们心里
以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家国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