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胆小?是天生的吗?孩子的恐惧是如何形成的呢?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克服胆小恐惧呢?
相信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平时在家里,亲戚朋友面前,相对熟悉的人面前都是大大咧咧的,但是一到外面就会变得特别胆小,甚至跟其他同学小朋友一起玩都没有勇气,遇到陌生人更是避而远之,特别害怕接触不熟悉的人。有时候在家里面,自己睡觉不让关灯,胆小怕黑,遇到雷雨天气从来不敢自己睡觉,甚至会吓哭。所以很多父母发现孩子的性格缺乏勇气,越来越胆小的时候非常担心她们以后的生活,未来如何面对外面的大环境呢?
据清心渡FPE.1231赋能家庭教育专家团研究发现,孩子胆小懦弱、缺乏勇气的性格,大部分都是后天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影响的,对于父母而言也许你的宠爱就是导致孩子内心胆小、懦弱恐惧的原因!
经过千万个孩子胆小懦弱的家庭经历来看,你的孩子为什么会胆小懦弱?主要有以下4条简单的原因:
01父母的保护过度
作为父母总觉得孩子无法独立生活,于是大大小小的事物都帮孩子处理好,遇到一点问题,不让孩子自己解决,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等等,这种过度的保护,家长越是担心,孩子在外面越是无法独立生活,越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的心理。
02心理阴影
有些青少年在小时候可能经历过一些特殊的经历,或者经常被恐吓,看到或听到一些可怕的事情,在孩子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理上造成了阴影,从而促使孩子从小到大都非常恐惧一个人独立的生活,更不敢去社交,认识新朋友!
03经常受到打击
有些家长的性格比较急躁,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耐心,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就开始大声的指责,批评,不给孩子解释的时间和机会。在学校学习成绩上不去,老师的区别对待或同学的嘲笑,形成孩子内心的自闭,心灵受到创伤,孩子就更不敢表现自己了,久而久之越来越缺乏勇气。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外部环境中,孩子从小就很抗拒跟他人接触,即使是家里的亲人,跟他说话、接触,孩子都会感到害怕畏缩,甚至哇哇大哭。这就是典型的社交能力不足,主要是缺少父母的正向引导,缺少耐心的帮助孩子尝试接触外界的机会。
总之,孩子对事物的恐惧和胆小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更多地是受到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没有安全感会让孩子敏感脆弱,容易对某些事情产生恐惧感,变得胆小。因此避免孩子形成胆小的性格,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胆小,最关键的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身边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