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结构思考力》
作者:李忠秋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阅读来源:微信读书
阅读时间:2021-6-30
阅读章节:
第一章 明确理念打基础
第二节 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我见🧐
1、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识别结论)
1、寻找哪些是观点
简单的理解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2、确认哪个观点是结论
结论,在结构思考力当中也被称为“中心思想”。它首先是个观点,其次需要被别的观点(理由)或事实支撑,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结论。
✅识别结论的线索:
线索一:寻找结论的指示词,包括:
因此、表明、由此可知、由此得出、因此可以断定、我要说的重点是、显示出、证明、告诉我们、问题的实质是、所以
线索二:关注几个重要的位置
比如表达的开头、结尾,如果是文章的话还要格外关注下段落的开头及结尾处,这些地方都是比较容易呈现结论的地方。
线索三:问一问“所以呢?”
3、找出支持结论的理由
理由首先也是一个观点,是解释为什么结论可以被认可的原因,它告诉我们为什么可以相信这个结论。
线索一:寻找理由的提示词
由于、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这个事实、 鉴于、 有以下材料支撑、 因为证据是、调研显示、 第一,第二,第三
线索二:问一问“为什么呢”
✍找出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不再做人云亦云的菜鸟
1、判断结论合理与否的前提是,在接收信息时找出对方的结构。
2、判断结论的合理性就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① 看他提供的事实与数据是否真实。② 这些事实与数据是否可以得出相应的理由、相应的理由是否可以得出最终的结论。
✍迅速变身职业达人
1、我们接收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做到听清楚、说明白。
可套用以下公式:
在_________的基础上,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个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思🤔
在这节的表述里,作者就是用了先总后分,先框架后细节的方式来给我们展示了我们要怎样结构化接收信息。
作者先给我们讲结论化接收信息有三个步骤(总),每个步骤又是怎么操作(分),最后再用一段文字来做总结(总)
我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需要带着这种结构化的思维去将我们接收到的错综复杂的信息梳理出它的观点、事实、理由。
就像晓航老师说的那样,我们在做家长咨询时候,会遇到家长们常常是在给我们表达的是他的一个状态,而不是具体的问题。有时他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解决问题是什么。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用“然后呢”去确认家长的问题。通过不断去问清楚问题,让我们能知道她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通过不断去问,她也能自己慢慢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有时候,家长本身是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但他需要我们去帮她们梳理出结论与理由,让她能看清楚这么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