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ella跃迁式发展方案

一、澄清目的和意义

Q01:您认为什么是跃迁式的成长?

A:跃迁:跨越一个个的非连续,迁移到更高能量级别上。

跃迁式的成长是一种利用规律,放大努力的跨越式成长,非连续成长,一种能量激发下的突变。

基于范式维度拉升的认知升级、基于绑定高手的水涨船高、基于明确意义的做少得多、基于反向思考的高效探索而去成长的方式亦称为跃迁式成长。


Q02:您为什么要采用跃迁式的成长方式呢?

为了追求心目中理想的生活。

跃迁式的成长方式能让自己到达下一个楼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也是对人生不断追逐的里程碑,是通往终极意义的必经之路。

跃迁才是飞速提升的根本:

1. 认知跃迁:心智模式/范式的转变,对内提升潜能,对外发现可能,提升了内部底层的认知能力,能更快速更容易理解、学习、掌握现实世界的所需能力;

2. 能力跃迁:借取趋势和规律不断的吸取能量、持续积累,达到能力水平上升一个台阶;

3. 能级跃迁:价值从内到外,眼界和格局拓宽,达到范式突破,更进一步靠近终极意义。

"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这是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

二、外部环境

Q03:您认为整个外部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

Q04:这些变化中,哪些可以被自己利用,哪些一定要防范风险?

三、现状分析

Q05:您现在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城市、工作、能力、兴趣、优势、资源、过往经验、情绪状态、婚姻家庭、最大阻碍等)分析得越细致,越容易成功突围。

A:现状分析

1. 城市:深圳(今年才来,不一定长待)
              飘忽不定(根据演出项目所在的城市不定时出差于各个城市中跟项目)

2. 工作:水秀项目助理,舞台剧翻译,跨境电商

3. 能力:学习能力,统筹规划,管理协调,沟通

4. 兴趣:语言,书法,旅游,码字,新事物

5. 优势:

6. 资源:

7. 过往经验:

8. 情绪状态:

9. 婚姻家庭:

10. 最大阻碍:

四、目标设定

Q06:根据自己的状况,您认为当自己做到了什么就可以实现一次跃迁呢?

Q07:请具体描述跃迁后自己的样子,那是一副什么样的场景?你在场景中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五、跃迁战略

Q08:您认为战略是什么?战略对于自己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Q09:您的能力圈是什么,为什么您认为这是您的能力圈?

Q10:从古典老师的三次跃迁中,您得到的收获是什么?

Q11:如果您要使用头部战略,您需要对自己当下的生活做出哪些调整?

Q12:您对自己“专注”的评价是怎么样的?您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么?您可以有效地让自己战略专注么?您要如何让自己精准选择,保持专注呢?

Q13:您对自己的“迭代”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如果要增加自己的“迭代”速度,您要如何做?

六、跃迁重点任务

Q14:如果您要实现跃迁的目标,您要做哪些重点任务呢?

Q15:这些重点任务分别要达成什么样的成果?

Q16:自我验证:这些重要任务都完成后,自己是否能够实现跃迁?如果不能,您还需要再做些什么?

七、保障措施

Q17:如果当您遇到困难、情绪波动的时候,您要如何面对问题?

A:老大曾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被情绪所绑架,而是找出假设的误区,并调整。”

我自己遇到困难、情绪波动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着急。情绪是发现问题的钥匙,问题是成长的契机和基石。遇到情绪的时候,坦诚和自己对话,不要逃避,而是去正视,去和自己的情绪对话。标准差也能发现问题,通过标准和现实的差距来自省。

ETA脱困四问:

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找出情绪类别

Event:发生了什么?挖掘情绪背后的事实

Target:我原本想要什么?找到期望目标差距

Action:我如何改进?行动改变

去关注事实是什么、情绪是什么、意图是什么,并且判断当下是否要关注情绪、找到事实和推理的关系。

成长是由两种驱动方式的,也就是问题导向和期待导向。也相应对应着僵固型心智和成长型心智。

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一个小伙伴,要以“期待导向”来驱动自己的。


Q18:请尝试着找到一个自己一直在出现的问题,并用破局的思路将问题解决,并记录问题和解决过程。

A:

一、解决问题:理解 ->判断 ->决策 ->改变

1.理解:作业堆积问题

2.判断:

(1)问题来源:《跃迁》、《快思慢想》、学习日更和法语的任务堆积,无法及时完成;

(2)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自由支配时间和需完成任务时间不匹配,需完成的都想按对自己来说的必要难度来完成,得了高期待综合症。

(3)改进的方案:用RSQC分析,给出解决方案。

3.决策:

R:想要学习《跃迁》、《快思慢想》、老大日更和法语这四个内容;

S:希望每天完成所有当天的作业;

Q:希望以自己的必要难度,较高标准来做;

C:自己上班前和下班后的可支配时间。

R能否调整?不可调,都是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都想学想做;

S能否调整?可调,把共读项目中一些耗时文章类项目放在周末来写,不一定非要当天完成;法语是长线的学习,在安排不过来的时候降低标准,后期再跟上;

Q能否调整?可调,在部分自己觉得不那么必要的任务上降低标准,先完成再完美;

C能否调整?不可调,已榨干所有可用时间,无法保证睡眠为6h/day。

4.改变:根据上诉分析,在计划上调整S和Q,降低内耗,做最重要的事。

二、用三层系统来分析:通过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刻意练习“破局”的能力。

由作业堆积问题带来的迷茫和无趣生活的更深层次问题:

1.有效层:《跃迁》任务、《快思慢想》任务、日更学习留言、法语每日学习任务、可控时间、自己;

2.悖论层:我和上诉所有任务以及时间形成一个复杂系统,出现无法完成,每日生活除了作业任务不一样,其他安排都相同的机械式生活,推了海底捞,推了喜欢的电影,推了好友邀约等,觉得生活开始单一无趣,缺乏色彩,降低了品质要求;

3.解决层:做这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你最终追求是什么?(或者说这个短期内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引入更高一层维度的追求,而不只是关注当下几个元素关系下所面临的问题,就会觉得这些都不是事,我PORT后,要的是达到目的。


Q19:如果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困住您,您希望要如何用破局的方式搞定问题?

A:参考文章:永澄:问题的唯一原因,用三层系统给出解释

按照老大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下:

一、解决问题

• 理解:要明白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

• 判断:知道这个问题的来源、造成问题的原因、找到可以改进的方案等;

• 决策:分析、推演,确定某一种解决方案并投入;

• 改变:耐心等待全新结果的出现。

二、三层系统分析法

利用多层布点、单点可控、目标折射的原则来把控多层系统。

if 发现问题发生,then 启动三层系统判断下层元素、本层悖论点以及上层解决方案。

三层系统模型

Q20:您要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请至少列出3条以上的方法。

Q21:您的跃迁过程是否可以写成一本书,如果您要准备写成一本书,都要写哪些内容?

Q22:您在个人发展中有没有为人处世的原则?请罗列您的原则。并判断哪条原则可以帮助自己成长而哪条会限制自己?

Q23:您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自我修炼呢?如果可以的话,将这些自我修炼的任务写入“重点任务”。

八、自我激励

Q24:如果您的跃迁目标实现了,您希望给自己一些什么样的奖励?

Q25: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可以给自己一些激励的话,您希望对自己说些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