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再听"同侪教学法"时,对王博士的概念理解是:基于数据,开展同侪互教互学的方法。同侪教学法的做法是教师不直接教学,通过先抛出概念,触发思考,再让全体学生作答。从作答的结果分析,如若答对率超过70%,表明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理解该问题所代表的知识概念,教师只要简单讲解即可,对于小部分学生个别课后解答;反之,若答对率低于30%,则表明多数学生无法掌握该知识点,需要仔细讲解;如若答对率介于30%-70%之间,表明学生对于只是概念理解有分歧,需要通过同侪组成小组讨论,说明各自的答案。同侪讨论后,再一次作答,或提出相同知识且难度相近的题目请学生们作答。使用科技手段辅助同侪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堂效率。对于个别情况,可以通过课后调出记录,进行个别辅导或其他补救教学措施。
随着学科难度值的提升,接受力弱的学生,需要在反复的操练和巩固中达成。需要给与适当的成长空间,等待时机给与表扬。而同侪教学法在中下层学生身上特别管用。因为他们也很希望自己被肯定,课上有事做,找到上升空间。希望这样的意外之喜,以后可以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