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

一:前言

        http协议是一种网络传输协议,这个协议规定了我们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的格式和传递数据之中部分数据的规范。

二:请求

        浏览器和服务器进行交互的开始,这个请求是浏览器发送的。请求时携带数据的格式叫做请求报文:

        1.请求行 :  说明请求方式,请求路径和协议版本的数据。

                - 需要注意的是请求方式 : GET,POST,PUT,PETACH,DELETE

                - GET : 主要以获取信息为主的请求方式,这种请求方式虽然也可以携带数据,但是携带数据量是有限制的。 最大约为4KB过长的数据会导致浏览器报错。

                - GET请求携带数据是把数据放在请求地址之中的!

                - GET请求的数据只能有一种形式 "key=value&key2=value2", 其他格式都是不被GET请求支持的

                - POST : 主要以发送数据为主的请求方式 , 这种方式的主要作用就是携带数据,所以携带数据量的大小是没有限制的

                - POST请求携带数据的格式非常多 ,我们通常是通过请求头告知服务端我们携带数据的格式是怎样的  

                - POST携带数据是把数据放在请求体之中的。

                - PUT,PETACH : 修改内容

                - DELETE : 删除内容

        2.如何查看请求报文 :

                - 我们使用浏览器的控制台调试工具,工具之中的 network 选项里可以查看当前请求的所有内容包括请求报文信息和响应报文信息;

        3.请求报文之中的第二个内容 : 请求头

                - 是由多组key:value 组成的请求说明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告知服务器当前的请求详情

        4.请求报文之中的第三个内容 : 请求空行

        5.请求报文之中的第四个内容 : 请求体

三:响应

        服务器根据浏览器的请求返回数据的格式

        http响应报文:

                1.响应行

                        - 响应行之中有两条信息 : 是响应状态和协议版本;

                        -  响应状态 : 响应状态码 

                                 - 1.1 开头的是准备状态 (忽略就可以了,协议之中存在的概念)

                                 - 1.2 开头的是成功状态

                                       - 比较常见的状态码是 200

                                 - 1.3 开头的是重定向状态

                                       - 302 : 重定向

                                       - 304 : 使用网页缓存并没有发送互联网请求

                                 - 1.4 开头的是路径错误状态

                                       - 403 : 拒绝响应

                                       - 404 : 在服务器没有定义相应的响应返回内容;

                                       - 405 : 请求方式不被允许

                                 - 1.5 开头的是服务器错误状态

                                       - 500 : 网络错误

                                       - 502 : 防火墙错误

                2.响应头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