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30日
早餐是我儿时重要的回忆。从念小学开始,每天起床时父母都还在休息,我自己洗漱完毕后,便会拿起他们提前放在客厅茶几上的早餐钱,跑到附近的早餐店吃上一顿汤包或是烧麦。挂着腿坐在餐桌前,看着老板不断为前来的客人从叠高高的蒸笼里取出一客又一客的点心,蒸笼里冒出的是唤醒这个城市的热气,也是唤醒我一天的元气。
现在的城市生活,早已没了老底子的味道,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人们对待早餐的态度也越来越随便。小区附近的早餐店往往是外地人来开的临时摊位,或者就是早餐连锁店。路人也总是随便打包一份烧饼油条,带上几个包子一包豆浆,便匆匆坐车赶路。平心而论,要是有心挑选,还是能找到好味道的,但那份记忆却很难带的回。
我的早餐一贯比较随性,但不算随便。多年来丈母娘因为房屋拆迁的原因一直与我们一家同住,一日三餐她都会细心打理,包括每天的早餐。她的厨艺很好,而且我也不挑,所以她做什么我便吃什么,没特别在乎过味道,只是觉得舒心自在。偶尔想起自己是不是应该有一些偏好时,也会告诉自己,食物大体都是这样,吃的舒心了,一切都好。
直到3个月前,我们搬了新家,丈母娘家的拆迁也完成了,两家之间隔了一个杭州主城区,只得分开住,我们三餐不愁的日子也结束了。
于是早上散步完,我便开始到附近的连锁早餐店买包子和馒头,这也几乎是小区附近唯一的选择。其实我谈不上喜欢包子,大致是觉得它太过于粗狂,大面疙瘩加上大肉块,少了江南那一份细腻和婉约。另外让我一直困惑的是,杭州人总把包子叫做馒头,肉包子叫做肉馒头,菜包子叫做菜馒头,乍一听起来,包子便显得更加“敦实”了,食欲也减了一半……好在这家店的包子品种不少,再经历过各种尝试后,我把选择锁定在“四方烧肉”和“红糖馒头”上,竟然慢慢变成了喜爱。
每天散步完回家,一身微汗,坐下来冥想10分钟,让心气平和下来,泡上一碗永和的红枣豆浆,打开手机播放起安静的钢琴曲,迎着香味开始享用美味。“四方烧肉”形如其名,四四方方,里面嵌着精心烹制的鲜肉。和一般的包子不同,它的面粉部分不厚,发酵的松软,让人咀嚼起来不会有疲劳感,一口便能尝到内嵌的肉馅;肉馅也并非普通包子的小肉团,而是有着像菜品一般烹制过的精致,这显然应了我对细腻婉约的追求。吃完鲜咸的“四方烧肉”,喝一口香甜的红枣豆浆,算是对接下去微甜的“红糖馒头”的过渡。“红糖馒头”的甜有那种淡淡的,不经意的细致。虽然没有任何馅料,却让人上瘾,一小团一小团的撕下来,塞进嘴里,看着馒头切面细致的纹路,品味着口腔里香甜的糯感,不知不觉间就把偌大的一个馒头消灭殆尽。最后再将杯中的豆浆饮尽,把鲜甜都封存在口中。整个愉悦的进餐仪式便算是完成了。
回想起来,除了偶尔在海边度假时在豪华酒店里吃brunch,已经有20多年未曾认认真真用心对待过早餐这件事了。而3个月前的搬家后,自己也开始卸下工作休整,却让我重拾了这份美妙的乐趣,这应该也是一种缘分吧。
想起来,生活里总有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埋藏着内心里最深刻的记忆,那里有我们对自己的温柔,有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有着这个忙碌社会浮躁表面以外的真我。而要重拾那一点,我们只有慢下来,细细体味每一个当下,等待着某一次的邂逅。